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昨天的报道中,中央台多路记者采访了河南、安徽、山东、黑龙江、湖南等五个全国粮食主产区,实地勘察,向我们展示了因为青壮年流失,中老年留守而造成的中国种粮现状的问题。面对无法逆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如何吸引年轻人参加农业生产?面对农业人口老龄化,又能凭借什么来保障粮食安全,让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中央台中国乡村之声的记者带着疑问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了考察。
在产粮大县河南鹤壁浚县,种粮人群老龄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王庄镇东枣林村,400多户居民中80%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全村2800多亩土地从种到收全靠留守的老人妇女们打理,要保证粮食产量不能降,这对村里的农技员池永义来说压力不小。
池永义:农业技术宣传,种植、栽培,咱啥都管。我都是没事,骑个旧自行车,到地里转转。
不光是东枣林村,在浚县每个村都有一位像池永义一样的农技人员。浚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胡振方看来,全方位的农技培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胡振方:为什么种粮人员年龄偏大,产量不降反升,跟基础教育培训有很大关系。不仅农业局有指导,社会上也有职业教育机构,年对全县的农民有计划的进行培训。
“人手不够,科技来补”这是浚县的解围之路。不仅农业技术培训村村不落,像农机服务组织这样的农业社会化组织也都服务到村口,浚县农业局总农艺师董文全介绍说:“现在都依靠这些服务组织。一个村基本有个三、五家,帮助大,老年人和妇女种地轻松多了。一交钱,甚至不交钱,肥料就直接送到地里了。”
正是农技指导和农业社会化组织的全面渗透式服务,再加上越来越完善的灌溉排水等农田水利工程综合配套设施,才让种田越来越轻松,让目前由“留守人员”组成的这只种粮部队担当起种粮的主力。可是,当留守的老人们年纪越来越大,真的干不动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一想到种粮后继无人,河南产粮第一大县,滑县农业局副局长郝广亮总是感到忧心忡忡。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郝广亮发现,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的数量越来越多。
郝广亮: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每年新型经营主体他们种植的面积在逐渐增加,去年新增加了15万亩,今年还要增加20万亩,到年底可能是60万亩,明年可能是100万亩,将来肯定是他们来承担粮食生产的主体责任。
郝广亮的感觉没错,2012年底,农业部提出要力争通过3年试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要解决‘谁来种粮、种不种粮’的问题,必须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13年初我们做了一次调查,南方经营耕地面积50亩以上、北方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全国共有68.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28%;经营耕地面积1.34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3%。”
熊秀杰应该算得上是所谓的“新型职业农民”,今年36岁的他已经是浚县一家土地流转合作社的负责人,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3600亩地。种粮这份职业,他觉得很满意。
熊秀杰:我本身是农场子弟,父母都是农村人。种地对我来说也不是多坏的事儿,哈哈,差不多,收入还可以。我觉得我还能种到60岁吧。“
与熊秀杰一样,滑县白道口镇黄村种粮大户于同勤同样选择在土地上耕耘梦想,他说他的目标是有一天能承包一万亩地,实现全机械化,智能化种田。
于同勤:农民咱离不开种地。我的梦想就是不用自己干,指挥就行。
不种粮食,是因为赚不到钱;种粮食,是因为能赚到钱。看似很矛盾,其中却暗含了未来中国种粮的发展之路。粮食增收,不再依靠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而是走向规模化种植、科技种植之路,吸引更多像熊秀杰、于同勤这样将种地视为事业的农民。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吸引年轻人到农村去面临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有土地,土地规模太小了也不行,这就涉及到土地流转,通过政府的支持、制度的设置还有农民要联合起来,加上教育,才能吸引愿意种地的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的条件和环境。(记者孙涛 任磊萍 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