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务工成首选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原来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如何充分合理就业?
在河北滦县小马庄镇前邢各庄村,土地流转前,农民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作物为主,不扣除劳动力成本,平均每亩收益为800元。而同样的土地流转到宝福现代农牧有限公司,变为经营有机农产品的蔬菜大棚后,平均每亩土地纯收益达5万元至6万元。
33岁的黄志利家里有9亩地,其中3亩流转给宝福农业,剩下的6亩地因不连片无法流转,还是种粮食。他已在企业工作了4年,工资有三四千元。黄志利说,自己家里有老人和2个小孩,媳妇还要种地管不过来,所以没有选择外出务工。在宝福农业,像黄志利这样的中层管理人员有5个,都是当地男青年。
有留在本乡的,自然也有外出务工的。37岁的村民顾宝永在城里建筑队当班长,一个月收入有4500元。“原来家里种地的时候,播种和收割时都得回来,一年总得耽误一个月。如今,把地流转出去就省心多了,媳妇也跟我一起到城里做点小买卖。”在当地,流转土地后安心务工的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
“村里土地流转户有六成在本乡务工或搞副业,有四成选择外出务工。”滦县土地流转中心主任王建平介绍,全县目前土地流转率为15.3%。
大农区如此,城郊农区又如何呢?在北京大兴区魏善庄镇王各庄村,由于邻近规划中的月季园区和空港经济区,土地流转的租金达每亩每年2500元。村民张淑琴把家里10亩地流转出去后,每年的土地流转收入有2.5万元。她在月季大棚公司工作,每天有80元收入。丈夫张效民在一家民营企业负责安保工作。两人每年有5万元的打工收入。
“村里有1450亩耕地,950亩流转给园区,涉及约八成的农户,他们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村支部书记张效生说。
妇女老人找活难
农村土地流转后的劳动力现状与流转前的情况密切相关。宝福农业公司董事长佘宝福告诉记者,在土地流转前,深入农民家中进行摸底,发现有3种情况:一类是年轻人长期在外面打工的,土地没人种,愿意对外转让土地但价格要求高;二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来也是勉强种地,也愿意流转;三是有农业劳动能力,但只会种地,也不愿意出去打工,想转让但有些犹豫。虽然最终这三类人都流转出土地,但流转后,第三类人的就业最值得关心。
北京大兴庞各庄镇北曹各庄村村民吕秀娟去年委托村里把自家的4亩地流转给了高效设施农业园。50岁的吕秀娟原来种梨树。“打理梨树很辛苦,要整形修剪、疏果套袋。光梨子套袋每天雇人的成本就得100元。最怕自然灾害,遇到倒春寒会减产一大半。如今,每亩地一年能有流转收入1500元,4亩地旱涝保收能赚6000元。”
不过,吕秀娟也有担忧。“像我这个年纪的妇女找工作就比较难了。”现在她除了给在建的基地大棚打打零工,没啥事干。“我现在身体很好,但除了打零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好多岗位需要各种资格证,我都没有。”50岁的她很后悔当初错过了发展农家乐的好机会。
张效生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青壮年男劳力的就业优势比妇女和老年男劳力更明显了。据介绍,王各庄村共有劳动力895人,从事一产的有495人,从事二、三产业的有400人。青壮年男劳力无论在本地务工还是外出都很受欢迎,妇女和老人的半就业现象较突出。据该村的统计显示,村民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仅占28%。60岁以上人口约占二成,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
就业质量待提高
在各地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出现了年龄差异,加之流转后经营的产业及方式不同,发展的职业差异明显。有的农民就近务工,有的农民就地发展设施大棚、特色养殖等,但也有农民受资源和产业发展等因素制约,处于半就业状态。
对此,不少地方已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北京大兴对全区搬迁村流转农地,给予了每亩1000元的流转费用补贴。同时出台了劳动力转移奖励政策,使4050就业人员享受到市级岗补、险补的优惠政策。各镇成立了劳动力派遣服务公司、绿化管护公司等,对转移就业人员和绿色就业都给予补贴。
“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利益保障机制。”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说,建立土地流转退出机制,使土地“转地进、退地出”,更大程度上保护农民的劳动就业权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则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就业质量应该是关注重点。
还有专家表示,土地流转有转包、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要丰富土地流转的模式,密切农民和土地转入方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到更多收益和就业机会。如对土地条件好的地方选择“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或农民合作社模式;对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可考虑以土地入股的模式进行经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