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众所周知,粮食生产要提高效益,就要发展规模种植、进行机械化生产。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是记者在河南、安徽等粮食主产区调查发现,当前许多农民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韩长赋:“种地要有效益,要有一定的规模,这就需要土地流转。所以我们鼓励土地有序地流转,要鼓励和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
这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今年两会期间的一段讲话。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但是,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许多农民却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粮食种植大户。
涂志民:“我们就等于是和农民签订了合同,就等于是租用农民的土地,一年给他几百块钱,最高的时候600多块钱,最低的500多块钱。”
这是安徽霍邱县乐民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志民告诉记者的价格。
余道胜:“我们前两年给他们每年600块钱,后三年每年500斤粮食。因为粮食会涨价,老百姓也不愿意一直用钱来定价。”
这是霍邱县洪集镇的种植大户余道胜报价。
记者又走访了其他的几个种粮大户与合作社,价格基本都浮动在五六百元左右。
霍邱县岔路镇的农户苍传花大爷自己还种着十几亩地。他没有将土地流转给当地的种粮大户。
苍传花:“十五六亩田一年收入,除去成本,能收入一万块钱左右,一万二吧,就我们两口子。
如果按照上面种粮大户与合作社给出的一年一亩地600元的价格来计算,苍大爷自己种地一年的收入和流转给大户得到的钱是差不多的,干好了还有一二千块的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