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警惕新“借贷危机”
2014-04-01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合作社”,一种新型的民间经济危机正在蔓延。它的出现更具隐蔽性,大多披着合法的外衣,却游走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缘。往里走是民间借贷,往外走就是非法集资。

  记者曾采访过温州和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这一南一北两大经济重镇,民间资本力量都非常雄厚,民间借贷行为也十分普遍。两地借贷行为往往发生在亲朋好友、单位同事等熟人之间,方式也比较随意,数万元乃至数百万元的借贷,往往是一张借条即可,甚至仅仅是口头约定。然而,由于两地经济产业的崩盘,先后都爆发了民间借贷危机,大批老板跑路,民间借贷者血本无归。

  发生在邯郸的“伟光事件”则是正在民间孕育的一种新兴事物。首先,它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出现,披着一层合法外衣。其次,它的活动范围在农村,目标群体为农民。再则,同样是高息回报,开具“股金证”的方式也看上去相对正规。正是上述几方面因素诱导之下,广大农民深信不疑,纷纷解囊,踊跃“入社”,这些钱都是农民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

  然而,即便是根据“伟光”所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它的经营行为也破绽百出:没有成员大会,没有财务公开,没有年终分红……仅仅是靠着高息诱惑,吸引农民资金。根据2010年最高法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列举了三大类非法集资形式,其中一类是假直接投资项目,包括以代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究其本质,已经构成了非法集资。

  所幸的是,河北省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该模式的危害,于去年年底下发了《防范农民专业合作社非法集资暂行办法》。对于取得营业执照的专业合作社,必须挂牌警示监督,警示监督牌应载明“农民专业合作社非金融机构”、“严禁吸收社会公众存款、严禁对外发放贷款、严禁从事业务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等内容。

  更值得警惕的是,据记者了解,不仅在邯郸,在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此类“合作社”已经渐渐成为燎原之势。成千上万个“合作社”正打着支持农村发展的旗号,而干着非法集资的勾当。而一个“合作社”倒闭,往往牵涉到成千上万个农民,波及范围广,危害性也特别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32701-1.html

标签:农机 危机 借贷 警惕

上一篇:无人飞机喷药防治病害助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下一篇:广西召开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