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水稻育插秧技术的苗期管理
2011-05-06   来源:中国农机推广网   

  1、高温、高湿促齐苗

  封膜盖草,立苗。作用是防止晴天中午高温烧苗。注意盖草薄厚均匀,以看不见地膜为合适厚度。雨后及时清除膜上积水,防止闷种。

  拱棚立苗。从播种到出苗为棚膜密封阶段,以保温、保湿为主,只有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随后及时封闭。此间,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应灌“跑马水”保湿。

  2、及时炼苗

  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不完全叶至第一叶抽出时)揭膜炼苗。一般在播后3~5天开始。

  揭膜时间根据气温而定,若太晚容易因高温而烧苗。

  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膜,阴天上午揭膜,小雨雨前揭膜,大雨雨后揭膜,若遇寒流推迟揭膜,日揭夜盖。

  对于有拱棚的,当最低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拆棚,否则可采取日揭夜盖的方法炼苗。

  3、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科学灌水

  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要灌水护秧,雨天放干床沟水。遇到强冷空气,要灌水护苗,回暖后,等气温稳定撤水,防止低温伤根和温差变化太大烂秧。移栽前3~5天控水炼苗。

  4、施“断奶肥”

  根据苗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决定是否施肥和施肥量。一般在播后7~8天施肥(一叶一心期)。

  每亩秧池用腐熟的粪清500公斤兑水1000公斤,或尿素5公斤(每个软盘2克)兑水500公斤,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床土肥沃,可以不施或少施。

  5、病虫害防治

  育秧期间秧苗病虫害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立枯病、螟虫等。应密切观察、及时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通过灰飞虱传播,可与秧苗一叶一心期,用吡虫啉2克兑水80公斤,喷施。

  立枯病和结合喷水,每亩秧池喷施敌克松1000~1500倍液,600~750公斤。

  6、施壮秧剂

  为提高秧苗质量,可根据秧苗长势,在二叶期施用壮秧剂(助壮剂)。

  若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秧苗生长较快、又不能适时插秧时,还应采取措施,控制秧苗生长速度。可用15%的多效唑可溶性粉剂50克,兑水成2000倍液喷施。注意喷均匀,不可用量过大,如在苗床培肥时使用过“旱秧壮秧剂”,不必使用。

  7、苗期倒春寒的应对措施

  深邃护苗,以水调温、以水调气。灌水到秧叉处,不要淹没秧心,天晴后缓慢撤水防止苗床温度急剧变化。寒潮过后,可用敌克松1000倍液喷施,防止烂秧。长时间低温阴雨过后,可喷施壮秧宝,防止立枯病。

  切忌过早追肥。低温过后,秧苗抗逆能力较低,若过早施肥,容易烂秧。应在低温过后3~4天开始追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3-87039-1.html

标签:农机 管理 苗期 技术 插秧

上一篇:农机出车又四看,农机安全最保险
下一篇:微耕机安全操作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