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农艺“联姻” 做好春季小麦田间管理
2013-03-12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耕夫)    

  目前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是小麦产量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包括小麦返青、拔节等重要过程,也是小麦整个生育期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若管理措施及时得当,可对旺长麦苗做到控旺转壮,对瘦弱麦苗做到早发早壮,有效提高产量。做好春季小麦机械化田间管理,应注意哪些环节?农业专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给出了答案。

  春季小麦田间机械化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麦田镇压、化学肥料追施、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灌溉技术等。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的技术路线是促控结合,以促为主,加强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奠定丰收基础。

  一、及时镇压划锄,促进增温保墒

  划锄是一项有效的增温保墒促早发措施。开春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土壤蒸发量加大,且“春雨贵如油”,降水量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因此,为了预防春季干旱,千方百计保住土壤墒情非常关键。

  春季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经过冬季冻融疏松了的土壤表土层沉实,减少水分蒸发。镇压还可以使土壤与根系密接,有利于根系吸收利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因此,对于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土壤暄松的地块以及出现吊根苗、旺长苗的地块,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可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返青期以后进行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起控旺转壮作用。另外,镇压要和划锄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和增温的作用。

  机械化麦田镇压是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墒情等情况,对旺长麦田、秸秆还田土壤及暄松麦田进行适当镇压,通过人为损伤地上部分叶蘖的方法来抑制主茎和大蘖的生长,促进小蘖增生和地下部根系的生长,促进小麦控旺转壮和提墒节水的技术。

  1.机具选择。根据小麦播种方式、长势、土壤墒情等情况,按照农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对麦田进行镇压。对畦作麦田,要选择与畦面宽度相符的圆柱镇压滚;对保护性耕作的垄沟相间麦田,要选择与垄沟间距相符的凸凹镇压滚;对旱地平作麦田要选用与拖拉机动力和轮距相配套的圆柱镇压滚,以求达到较好的镇压效果。

  2.作业时间。镇压作业一般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进行,要在无霜天上午10点以后开始。长势过旺麦田要镇压2―3次,镇压间隔一般为5―7天,控旺转壮防倒伏;秋种时整地粗放、土块多的麦田,在早春化冻后及时镇压,可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旱地麦田早春镇压,可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移,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

  3.作业要求。镇压可和划锄结合,一般应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和增温的目的。划锄要在早春地表土化冻2厘米时(顶凌期)进行,以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表温度,消灭越冬杂草,为后期麦田管理争得主动。尤其是对群体偏小、个体偏弱的麦田,要把划锄作为早春麦田管理的首要措施来抓。另外,春季浇水或雨后也要适时划锄,划锄时要切实做到划细、划匀、划平、划透,不留土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以提高划锄效果。

  4.镇压注意事项。土壤过湿不压,以免造成板结;有霜冻麦田不压,以免损伤麦苗;盐碱涝洼地麦田不压,以防止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已拔节麦田不压,以免折断节间,造成穗数不足。作业时,行走速度要均匀,土壤要压实。

  二、分类进行追施肥料,提高肥效利用率

  机械化肥料追施技术就是使用追肥机械按照农艺要求,一次完成开沟、施肥、覆盖和镇压等作业工序的技术。主要有机械追施和水肥耦合施用两种方式。

  1.机具选择。追肥机具要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具有施肥量调节功能。水肥耦合机具可选择在设施农业灌溉植保一体机,在灌溉首部注入肥料。

  2.分类施肥。一般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实施。墒情、苗情差,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或土壤肥力差地块,配合灌溉适当早追,可在返青期进行,以促进麦苗早发早壮;墒情、苗情好,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可延至拔节期适当晚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于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借雨追肥。

  3.施肥量。施肥量应符合当地农艺要求,尿素追肥量一般在10―15千克/亩,追肥深度一般在6―10厘米;排肥断条率要小于3%,施肥位置准确率要大于70%。

  4.注意事项。作业时,无明显伤根、伤苗现象,施肥后覆盖且镇压密实。

  三、做好病虫草害测报,实行综合防治

  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的季节,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机械化植保技术就是按照农艺要求,选择适用的植保机具和药剂,对大田作物实施农药或除草剂喷洒作业的技术,是春季麦田病虫草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1.施药机械选用。依据不同的喷药目标,选择喷雾(粉)机械及相匹配的喷洒部件;多头药械要注意调节喷头、喷量的一致性和喷洒方向,控制施药量。

  2.药品选择。按照农艺要求,在保证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采用合理的施药方法,以保证安全作业。

  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侵染扩展的高峰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要选择合适药品进行防治。

  春季病虫害的防治要注意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重点做好返青拔节期和孕穗期两个关键时期病虫害的防治。

  3.注意事项。作业前,要检查植保机械技术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要进行维修调整。作业时,工作人员要穿好防护服,注意人身安全;田间行走速度要匀速,无漏液、漏粉现象,喷洒不重、不漏;作业时间要避开大风、大雨和露水很大的天气,风力大于三级时不要作业。除草剂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

  四、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进行灌溉

  麦田机械化灌溉是采用各种农田灌溉机械装备和设施,充分利用水资源,对麦田进行有效灌溉,并配合其他农机农艺措施实施,可确保小麦稳定增产。

  1.机械装备与设施选用:以沟、河、渠为水源地,水资源丰沛、地表平整的地区,可选用大流量离心泵,采用防渗水渠或低压管道为输水设施,进行畦面漫灌;以深井或其他地下水为水源地,水资源紧缺、地表平整度差或山丘地区,可选用扬程高的多级轴流泵,采用“小白龙”输水,进行麦田补充灌溉。

  2.灌溉时间。土壤开冻后,2月中旬至5月初。对于旱情影响严重的地块,只要白天能渗下晚上不结冰,要早灌。对于旱情一般的地块,要按照先重后轻,先沙土地后黏土地,先弱苗后壮苗的原则,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间浇水。

  3.配套措施。一是灌溉浇水后要及时划锄,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二是对弱苗、脱肥或因旱冻死苗麦田,要结合灌溉适量施用氮肥10公斤左右,以促进次生根喷出,增加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

  4.注意事项。灌溉要看天、看地、看苗情。一看天气,决定是否灌。如天气干旱、土壤水分差,气温高、蒸发量大,就要及时灌水;灌溉后易引起倒伏,就应早灌或推迟;寒流、霜冻等天气要避开。二看土质地形,决定灌多少。保水能力强的黏土、地下水高的低洼地要少灌;保水能力差的沙土、地下水位低的高岗地,灌水多次少灌;丘陵地要先阳坡后阴坡。三看苗情,决定何时灌。群体小、麦苗处分蘖期的麦田,要及时灌水;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要少灌或晚灌。拔节、孕穗、抽穗及开花期遇到干旱,要及时灌水。(肖旭)

  小资料:

  最近几年,局部地区异常干旱问题突出。而随着水井钻机被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购置小型甚至大中型打井机,为自家和周围乡亲打井。

  现在流行的打井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内吸型和外压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吸型是在把泥土用钻头打碎之后,和着水用压井机从管道中抽出,主要用于深度小于100米、直径小于15厘米的农田和家用井眼。其优点是用水量少、体型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一般情况下单人即可完成操作,而且价格便宜。但其缺点是由于吸力限制,无法用于大直径和深度超百米的水井。而外压型是把泥沙打碎之后,用泵抽出来的水顺着管道进入,和着泥沙一起从管道外顶出来。这样的方法主要针对较大的深井,钻井直径可达几十厘米,深度可达百米以上。但其缺点主要是用水量大、操作不便、体型庞大,如要移动携带工程量较大。

  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农民朋友在抗旱打井工作中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定位。抗旱打井只能是为干旱地区提供应急的补充和调节水源,尤其是在西南干旱地区。如果定位不准确,就可能导致抗旱打井功能的扩大化,误导群众产生错误心理,不注意节约。应牢记只有在北方冲积平原的水井出水量大时,才可用于农业灌溉。在西南地区,一般只能用于人畜饮用水。二是要加强使用管护,严禁过量开采。要建立完善的水井运行管理制度,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运行,每天的最大抽水量不能超过允许开采量。过量采用地下水,会导致水井的提前报废。还要定期开展水位水质监测,发现水位降落过快或水质异常,要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请专家诊断解决。三是要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和水利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抗旱打井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与国土资源部门和水利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避免部门冲突和重复浪费。(耕夫)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3-86530-1.html

标签:农机 田间管理 春季 做好 农艺

上一篇:识别柴油机新旧程度“四方法
下一篇:怎样正确选购农用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