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北方春玉米区田间管理技术
2015-04-27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   

  1.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保证苗全、齐、壮。采用条播和穴播的地块,在玉米长出3~4片可见叶时应及时间苗,达到4~6片可见叶时进行定苗。定苗的原则是“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如果苗前除草剂的效果不佳,可在苗后补喷对玉米无害的除草剂如玉农乐等。

  2.中耕在6~7片叶时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定苗后进行2~3次中耕除草,防止后期倒伏。如果植株表现出缺肥症状,结合中耕要进行适量补肥。

  3.灌溉与追肥

  有条件的地方应根据当时旱情状况和玉米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进行灌水。

  (1)播种期灌水应充分利用冬季和早春的降水,采用免耕播种的方法。不宜春灌,以免减低地温。若墒情较差,可采用喷灌,在播种和喷施除草剂之后少量灌水。

  (2)苗期灌水如果未出现较为严重的旱象,一般不灌水,对幼苗进行抗旱锻炼,培育壮苗,增强玉米生育中后期的吸水吸肥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3)拔节-孕穗期灌水这一阶段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若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没有在苗期进行补肥的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要进行追肥,其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40%-50%。在旱作条件下,利用自然降雨进行追肥。玉米借雨追肥是经济有效的措施。

  (4)抽雄-开花期灌水玉米抽丝期对水分最为敏感,这一阶段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玉米抽雄前后是需水高峰期。玉米吐丝后进入灌浆期,对水的需要仍很迫切。

  4. 主要玉米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以三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高。播种前可用包衣剂对种子处理进行防治。

  玉米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在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陆续发病。彻底清除病残体,割除病瘤必须在病瘤初见时进行,以防治病瘤成熟后冬孢子飞散传播。就是说,必须及时、连续、彻底和大面积全免割除。割下的病瘤要拿出田外处理。

  (2)主要虫害  防治粘虫,在6月中下旬,平均10株玉米有粘虫150头时,就需要进行防治。用菊酯类农药灭虫,用量为20~30毫升/亩,或用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玉米螟,时间掌握在喇叭口末期,BT乳剂0.15~0.2千克/亩,制成颗粒剂,放入玉米的心叶中或加水30升喷雾,或放赤眼蜂1.5万~2万/亩,分2次释放;蚜虫,治蚜必须及时,尤其是苗期,可喷1000~2000倍乐果进行防治。

  5.收获

  青贮玉米在蜡熟初期生物产量最高,也是青贮玉米品质最好的收获时间。青贮玉米要边收边贮,及时压式密封,以提高青贮量。也可在玉米蜡熟后期扒开果穗苞叶晾晒,降低籽粒含水量。有条件的可进行粒籽脱水,以便作为工业加工原料长期保存和运输。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3-183435-1.html

标签:农机 技术 田间管理 北方

上一篇:联合收割机中割台搅龙如何检修
下一篇:冬油菜返青后田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