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利用自己多年从事电子技术、特种工艺研究以及对农业技术领域持续积累的功底,经过多年研究,仇锦明提出了新的声波农业工程声波生物效应原理和产品设计方案。这项技术被命名为“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植保作用的多功能声波发生器”,相关发明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它将声波农业工程的技术开发从理论研究到产品设计方面的探索性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打破了该领域研究停滞不前的状态。与传统技术和设备相比,该技术具有多项创新,居于我国领先地位。
仇锦明介绍说,新声波农业工程技术可满足小面积农田、大棚或百亩农田的需要,也可实现百亩以上农田、林地和多点群控的需要。所发射声波,进一步创新采用了脉冲声频信号和扫频技术。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声波的基频频率范围,还真正实现了组合频率声波功能,大幅扩大了刺激植物的频域范围。专利设计在简化电路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有效提高了声波的作用效果,并可优化组合生产出多用途的系列产品,满足各种地域、作物种类不同的用户需求。
利用该技术制造的新型声波发生器已在棉花、玉米、西红柿、菠菜、葡萄、草莓、梨树、蘑菇等多种作物上取得显著的增产、优质、植保的效果。经过该新型声波发生器处理后,西红柿增产可达20%;不同地域的棉花增产幅度在15.5%—71.62%之间;梨树的黑心病、干枯病和梨锈病等多种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期待新的奇迹和契机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传统化学农业使得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全球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保证了人类的食品供应。然而,现代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仇锦明发明的新型“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植保作用的多功能声波发生器”,克服了传统技术的局限,为“声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大幅增产增效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农业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有效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包括土壤、水、空气等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此专利技术的“声肥”,其产品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产品性价比高、功能更强,系列产品投入少、产出多,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虽然这项发明专利拥有诸多优点,但是其在国家、地区层面的推广、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仇锦明说:“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一项物理增产技术,与传统的化学农业相比,其观念还未被人们广泛接受。因为条件所限,目前这项发明专利尚未授权他人实施。”仇锦明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然而,物理农业及声波技术的研究、使用和推广却方兴未艾,期待有识之士、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创业创新者在政府的支持、扶持下,能够肩负时代使命、社会责任,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付诸实施,惠及我国乃至世界农业革新领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奇迹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