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浅谈农机打假的几点常识
2014-05-12   来源:中国农机推广网(作者:邹爱芝 李延仓)   

  随着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力度加大,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的热情越来越高,但一些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也乘虚而入,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建立和谐的农机消费环境,介绍一些农机打假的常识,供大家参考。

  一、常见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表现形式

  1、三无产品。产品无明确的厂名、厂址和法定标志;

  2、假名牌。商标名称模仿他人,名称相似、商标图案相似,误导农机用户;伪造假质量认定标识;

  3、虚假宣传。扩大产品的功能和使用范围,打着新技术、新产品的旗号,采用不容易界定的词语宣传美化产品;

  4、张冠李戴。将获证产品的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标志、产品认证标志、获奖证书等证件,粘贴在未获证的产品上;

  5、以旧充新。将旧的整机重新喷漆,或用部分旧的总成重新装配整机,按新机销售;

  6、以次充好。采用低质材料代替优质材料,或降低材料的使用规格;

  7、外观差。覆盖件表面不平整,无底漆;涂漆不均匀,有漏漆、流漆现象;

  8、零件粗糙。焊缝不均匀,有漏焊、虚焊、烧穿现象;零部件表面有毛刺、锐角;铸件有砂眼;热处理不符合要求,易变形、断裂等等。

  9、安全无保障。产品的外露旋转部件,如皮带轮、链轮、风扇等没有安全防护罩或防护不到位;电器设备没有漏电保护措施或保护不到位;在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部位,没有红色或黄色的安全警示标志等。

  二、农机用户避免上当受骗的几点做法

  1、向农机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的专家仔细咨询,了解该机具是否适应当地的作业环境与农业技术要求,技术是否可靠;也可以向当地有经验的老机手仔细咨询,切忌盲目购买;

  2、注重考察销售者和生产者的信誉,到有固定经营场所,证、照齐全的农机产品销售单位购买农机具;

  3、要货比三家,不要仅图价格上的便宜;

  4、要检查农机产品的铭牌上是否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出厂日期等标识;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随机文件是否齐全,以及所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与铭牌上的内容是否一致;

  5、要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和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对小机具应转动总成部件,看是否运转灵活,有无松动、卡滞现象;对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大件产品应试车检查,听有无异响,观察运转是否平稳等;

  6、索要盖有销售单位公章的信誉卡、三包凭证及发票。发票要清楚准确地写明购买时间、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项目;三包凭证要写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内燃机编号、产品编号,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电话、邮政编码,以及指定的三包修理者的名称、地址、电话、邮政编码等;一定不能接收个人签名的字据或收条;

  7、对广告宣传的内容,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真实情况要认真核实,切忌盲目轻信。

  三、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农机用户不慎成为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的受害者,要保留以下原始证据:销售发票、产品合格证、三包凭证、推广许可证、使用说明书和维修零件图册等文件;产品在三包期内,修理者的修理记录;产品的广告宣传材料等。防止销售者或生产者的三包人员,将用户签字的三包凭证全部带走。

  农机用户可以首先根据自己所受损失的程度,与经营者或生产者协商,提出处理意见。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农机用户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和农机质量监督投诉站投诉。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3-138175-1.html

标签:农机 常识 打假

上一篇:柴油机漏油巧处理
下一篇:维修回转筒烘干机注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