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轮胎市场中,行业集中度较高,50%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把握在前三家轮胎生产企业普利斯通、米其林、固特异中。且远高于第四名的大陆公司,三大厂商的销售额均超过了180亿美元,其优势在于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以及高档、高速度级等子午胎市场。前十家轮胎企业拥有75%的市场份额。总的看来自2000年开始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2006年占比达到50.63%,低于1997年的水平,全球轮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低端品牌生产企业正在稳步前行。
国内轮胎企业竞争中成长、壮大国内轮胎企业前十名的集中度虽然维持在60%―70%之间,但前十名的销量有了很大增加,2006年前十名销售额是2001年的3.7倍。企业规模大大提高,第一名企业的销售额从2001年的22.2亿元提高到2006年的111.1亿元,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在不断提高。
轮胎的子午化程度正逐步加大,2006年子午化率达到67.12%,产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预计2007-2008年我国子午胎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行业总体经济状况
2006年轮胎行业销售收入为1322.6亿元,同比增长28.38%,利润总额39.5亿元,同比下降21.24%。2007年1-8月销售收入为1084亿元,同比增长31.37%,利润总额47.7%,同比增长38.59%。
轮胎市场需求预测
预计今后几年我国轮胎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仍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增长幅度估计15%左右,其中子午胎增幅在20%左右,全钢子午胎在35%左右,斜交胎仍呈小幅下降。
相关上市公司
风神股份:载重胎和工程胎行业龙头,预计公司2007-200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1元、0.65元、0.85元。
轮胎原料――橡胶工业现状
橡胶行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橡胶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32.86亿元,同比增长24.08%,占GDP的1.31%,实现销售收入2698.42亿元,增长26.85%,实现利润总额111.04亿元,增速下降仅为6.30%。橡胶作为化工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材料,橡胶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橡胶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简称NR)、合成橡胶(Synthetic rubber简称SR)两种,世界橡胶产量中,天然橡胶占43%左右,其余都是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树属热带雨林乔木,种植地域基本分布于南北纬15℃以内,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约占世界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90%。合成橡胶品种很多,性能各异,在许多场合可以代替、甚至超过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通用橡胶用量较大,例如丁苯橡胶占合成橡胶产量的60%,70%的用于轮胎(见图1);其次是顺丁橡胶,占15%;此外还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钠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等,它们都属通用橡胶。特种橡胶主要有氟橡胶、硅橡胶、聚氨基甲酸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聚硫橡胶等,用量较少。
据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统计,2006年全国合成橡胶产量达145.8万吨(除异戊胶外,含六大基本胶种及SBS),较上年增产12.5万吨,增幅为9.4%;其中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产量共增加11.7万吨,占增加总量的94%。
中国合成橡胶自给率进一步提升。2006年,国内丁苯橡胶产量继续大幅增长,增产6.7万吨,增幅为13.1%。
顺丁橡胶改变了连续两年产量停滞不前的状况,增产5万吨,增幅达12.7%。氯丁橡胶产量较上年增加0.62万吨,增幅达14.9%。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为60万吨,合成橡胶产量为184.52万吨,同比增长11.1%。2007年1-9月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为41万吨,同比增长9.3%,合成橡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累计产量159.69万吨,同比增长13.71%。我国是轮胎生产大国,耗胶量大,故天然橡胶消耗中仍有三分之二的产量需要进口,合成橡胶消耗量约为合成橡胶总量的三分之一。巨大的橡胶消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进口国家,橡胶市场价格直接影响着下游产品的利润。
总体上看,2007年橡胶价格虽比2006有所下降,但由于原油市场价格自7月份以来连续上涨,直逼100美元高位,这将直接拉动合成橡胶价格上涨,从而形成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压力。以及天气、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预计橡胶价格在2008年初将继续维持高位,下半年有所放缓。
轮胎行业概况
轮胎产品分类
轮胎是汽车上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支持车辆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车的负荷;传送牵引和制动的扭力,保证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减轻和吸收汽车在行驶时的震动和冲击力,防止汽车零部件受到剧烈震动和早期损坏,适应车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节能经济性。
轮胎种类繁多,分类发法各有不同,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斜交胎和子午胎;按用途可以分为载重轮胎、客车用轮胎及矿山用轮胎等;按车种分为轿车轮胎、轻型载货汽车轮胎、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轮胎、工程车轮胎、工业用车轮胎、飞机轮胎、摩托车轮胎等;按大小分为巨型轮胎(一般指外胎的断面宽度在17in以上的轮胎)、大型轮胎(外胎断面宽度在10-17in之间)、中小型轮胎(外胎断面宽度在10in以下);按花纹分为直沟花纹、横沟花纹、纵横沟花纹、泥雪地花纹、越野花纹等。
斜交轮胎的帘布层是以35°角与胎面中心线相交,多层叠加。特点是胎面和胎侧的强度大,但胎侧刚度较大,舒适性差,由于高速时帘布层间移动与磨擦大,并不适合高速行驶。斜交胎是轮胎市场的传统品种,随着子午线轮胎的发展,斜交胎正在逐步淡出轮胎市场,目前我国主要应用在工程胎上。
子午胎是指胎体帘布层中从一个胎圈到另一个胎圈的帘线与胎面中心线大体呈90°角排列的充气轮胎。子午胎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带束层是主要受力部件。带束层与胎体帘线成一个较大角度(70-80)排列,胎体帘线与带束层帘线从三个方向交叉构成无数个三角形网格结构。因此,胎冠刚度比斜交胎高,帘布层数比斜交胎少,胎侧比斜交胎柔软,重量较轻。子午胎比斜交胎耐磨,节油,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和高速性能等特点。
子午胎对材料及制造技术要求很高,制造成本较高,但经济效益却非常好。随着近些年工程机械市场的高速发展,其所用轮胎―子午胎始终供不应求,并为国外少数几大轮胎生产公司垄断。
工程胎、轿车胎和载重胎是轮胎的主要产品。工程胎虽然只占国内轮胎产量的一小部分,但工程胎在轮胎行业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世界上的轿车胎基本上实现了子午化,我国轿车胎市场上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着约70%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原配胎市场,几乎形成垄断地位,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替换胎领域。
载重胎占据国内轮胎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是轮胎细分的一个重要类别。2001年我国载重轮胎产量为4085万条,2006年产量为8785万条,年均增长达到16.5%。在轮胎子午化的发展趋势下,载重胎的子午化率在2006年将近38%的水平,与斜交载重胎相比,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节能、安全、舒适、耐用,是载重胎发展的趋势,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全钢载重子午胎将是未来的投资热点。
工程胎是专用产品,是工程机械的主要零部件,因此需求十分有限。工程胎需求增长,主要取决于工程机械的保有量及生产量,特别是轮式化的程度和使用状况。目前全球工程机械用轮胎中3成配套,7成替换。除装载机轮胎外,其他的一般以中小型工程胎居多。巨型工程胎对技术原料要求较为严格,工程施工用的翻斗运输工程车和矿山开采用的自卸矿车为工程胎使用的主要对象。目前中国工程机械拥有量已超过160万台,年产量20万台左右,轮式化率已达70%-80%。预计2010年,中国工程机械的产量可达30万台以上,拥有量达到200万台,使用的轮胎也将相应增加30%。
随着国内工程胎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国内越来越多的轮胎制造企业开始争夺这一市场,我国生产工程胎的企业由原来的10家增加到30家,其中,贵州轮胎、河南风神生产规模较大,我国工程胎的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胎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但我国工程胎的子午化率程度较低,只有7%左右,尤其是巨型工程子午线胎,到目前为止,只有山东一家有生产能力,2007年11月29日,我国首条全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在寿光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全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领域的空白,山东银宝轮胎集团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生产此种轮胎的企业。工程胎子午化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中产量最多的机种,中国现年产10.8万台,年增幅达17.5%。目前几乎全为轮式装载机,是工程胎最主要的使用对象。中国主要生产企业有25家,年轮胎配套总量估计在40万条以上。现在装载机多功能化、大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使用的轮胎也随之大型化,且宽基化已十分普遍,超宽基化现象也在增多,并出现了扁平率达65-70的低断面轮胎。预计2010年国内需求量为14万台,需配套轮胎60万条左右,年增幅较之现在有所回落。
叉车为工程机械的又一重要机种。2006年世界叉车总销售量达到824095台,同比增长11.72%,中国叉车市场的销售量为90015台,同比增长34.11%,占世界总销售量的10.92%,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叉车销售市场第二。预计2008年叉车销售收入增速在30%左右。
挖掘机为工程机械中最主要的机械,2005、2006年全球产量约为15万-20万台,中国生产3.5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