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武钢向世界500强冲刺 今年产值有望达千亿
2008-09-12   来源:[我的钢铁]   

明天,新中国的钢铁长子——武钢将迎来50华诞。累计近2亿吨的钢铁产量,见证了这个新中国的钢铁长子的五十年辉煌岁月。

青山,半个世纪前,这里还只是沟壑纵横的一片荒地;半个世纪后,这里已崛起为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大型企业集团。三年前,武钢人谈起武钢时,总是自豪地说“十里钢城,百里矿山”;三年后,武钢的触角已伸展到北部湾、昆明等地,生产规模也从年产钢150万吨发展到现在的3000万吨钢。

国外专家两度考察敲定厂址

“荒五里”上筑起“红钢城”

50多年前,青山区的蒋家墩,也就是现在的红钢城,当地人叫“荒五里”,有一片约5平方公里的洼地,常年积水,杂草丛生,武钢就诞生在这里。

武钢的选址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据《武钢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决定在我国南部兴建一座新的钢铁工业基地。1950年10月,中央邀请苏联专家考察,得出初步结论——湖北大冶地处国家中心地区,有铁矿石、石灰石及白云石,又有长江水运之便,适合建厂。

1952年,苏联专家二度考察后提出,大冶土质不好,厂区太小,无法满足年产250万吨钢铁的需要,建议再选几个厂址进行比较。

根据苏联专家建议,1954年5月12日,国家确定厂址选定青山区,武汉钢铁公司一期工程规模年产钢120万—150万吨,预留300万吨规模可能性。

随后,建设者迅速从四面八方赶来,全国18个省、45个城市、1000多个厂矿企业,为武钢制造各种机器设备。

摸索四年打破国际技术封锁

终结“薄铁皮”靠换的历史

在改革开放前,武钢的发展道路可谓历尽艰难,但武钢人发愤图强,最终打破了国际封锁。

1958年9月13日,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喷涌而出,宣告武钢正式建成投产。但是当年钢铁产量只有40万吨。直到三年后,才实现年产钢150万吨规模。

在轧钢方面,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每年要从国外引进300万吨薄铁皮,主要用于制作罐头盒、搪瓷茶杯、搪瓷痰盂、搪瓷脸盆等,那时中国企业生产不了薄铁皮,只能用大对虾、黄花鱼、优质水果等从国外换回来,当时武钢只能生产中厚板、重轨、大中型工字钢和槽钢等“黑、大、粗”的初级产品。

要想轧制这些“薄铁皮”,必须从国外进口制造设备。1978年,我国决定从日本、德国、比利时引进“一米七”工程,自己轧制“薄铁皮”,“一米七”是指有效宽度1700毫米连轧机,是数十套机器组成的庞然大物,这一工程总投资40亿元,当时我国有8亿人口,相当于每人平均出了5元钱。

由于外国人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只卖机器,不教使用方法。武钢十几万建设大军,历经4年苦战终于试车成功,“一米七”的建成,不仅让武钢的设备技术脱胎换骨,而且为武钢的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鸟巢用钢、青藏铁路用钢——

“武钢造”遍布各行各业

为了迅速增强竞争能力,规模扩张、技术创新、质量改进,成了武钢人主攻方向。

自1993年开始,武钢人自筹资金,每年投入数十亿元加强技术改造,累计开发出85个系列、301个品种,其中30个专用钢种为国内独家生产。如今,大到鸟巢、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小到轿车、彩电、微波炉,中国人的生活处处皆有“武钢造”。

记者从武钢了解到,“鸟巢”钢结构外形总重量达4.2万吨,其中2.8万吨钢材是由武钢制造的高韧性抗震钢,占钢材总重量的66.6%;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武钢还为青藏铁路的建桥、铺路提供了3万多吨钢……

桥梁钢更是武钢人的自豪。从上世纪60年代为南京长江大桥研发“争气钢”,到如今成为国内最大桥梁用钢板的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达70%以上。

重组国内钢企境外设子公司

两年内冲刺世界500强

武钢的发展是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武钢频频出手,重组国内钢企——2005年1月19日,武钢与省内鄂钢签署了重组协议;当年底,武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钢签署联合重组协议;去年8月,武钢与云南省昆钢股份实现了重组。

如今,武钢已不再局限于青山一隅,而是将触角伸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加上重组的三家钢企,武钢集团今年的产能可达3000万吨。今年武钢的产值将达千亿,创造一个全新的历史纪录。

按照规划,在“十一五”末期,两年内实现跻身世界500强行列,综合竞争实力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名。

为实现这一目标,今年武钢又有几个大手笔。

今年6月,武钢把15亿元投向上游公司,成为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的“二当家”,通过控制上游煤炭原材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对未来业绩的增长非常有利。

此外,武钢的进口原材料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仅轮船停泊超时的罚款,每年就达1亿多元。今年7月,武钢集团与宁波港集团、浙江和润实业集团合作,在浙江舟山凉潭岛组建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大型铁矿石码头,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码头。

9月3日,武钢控股80%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南宁成立。该公司一期年产1000万吨,累计投资和年销售收入均超过2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武钢,防城港临海钢铁基地建成后,武钢规模和实力稳居国内钢铁行业前三甲。

为实现500强目标,实施国际化战略,在境外开分公司,也是目前武钢的重点工作。“现在,我们已在日本、德国、美国、印度等国家设立贸易公司,今年内还将在加拿大、韩国、非洲、中东、俄罗斯开设以贸易为主的境外子公司或办事处。”武钢国贸负责人表示,武钢要在全球做贸易。(来源:楚天金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9081-1.html

标签:农机 有望 千亿 年产 今年 世界 冲刺 武钢

上一篇: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下一篇:电监会:销售电价年内可能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