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石化内部人士透露,中石化已于上周五发文要求从10月20日起下调大区公司柴油调拨价150元/吨(含税),汽油暂不调整。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如果未来油价持续下跌,并不排除国内成品油价格有下调区间。(19月21日《新京报》报道)
每当国内成品油价格发生变化时,不少人都呼吁出台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从1998年蹒跚起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至今仍是只闻楼梯响。成品油定价机制难以出台,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物价不断上涨,CPI高位运行,今年2月CPI上涨8.7%,创下12年来新高,前三季度同比上涨7.0%;二是国际油价不断攀升,一路上扬,在今年7月11日竟达到了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国内物价和国际油价等原因,难以适时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话,那么目前是不是到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最佳时机呢?
就物价水平看,目前国内面临的物价压力已经大大减小。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CPI上涨7%,9月份CPI上涨4.6%,创近15个月新低,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降;9月PPI上涨9.1%,涨幅环比回落一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CPI与PPI涨幅均呈现同比回落态势。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的物价和膨胀压力相比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减轻,这给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提供了很好内部环境。
就国际油价看,目前也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好时机。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特别是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犹如坐上了“过山车”,继1月3日突破100美元大关后,一路上涨,在7月11日达到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的确给成品油定价改革带来困难。但是,国际油价继今年9月以后,开始回落,特别是近期持续大幅下跌,维持在70美元多一点的水平。可以说,国际油价的持续、大幅下跌,给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创造了极好的外部环境。
有了很好的国内环境和外部环境,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应该到了最好的时机。也有专家表示,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正是理顺成品油价格的好时机。时机如果不能抓住,就会稍纵即逝。有关部门部门应该抓紧研究、制定、出台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并及时推出燃油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