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太,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王庙村人,听说他一人种了四百多亩地,笔者近日去看了个究竟。
荣登太今年51岁,是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王庙村的一名农机手。连日来,他和儿子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玉米,用免耕播种机种小麦,全村800多亩地,都是他们耕种,一个人合四百多亩地。
荣登太说,两个人种这么多地他原来也不敢想。记得改革开放之初,王庙村刚分田到户,一家几亩地,全家老小齐上阵,还忙得没有空闲。为降低劳动强度,1981年,他贷款7000元买了辆 “泰山25”拖拉机,过麦时拉麦、轧麦,过秋时犁地。1996年,他买了台旋播施肥机,施肥、旋地一块儿进行,村头树下闲下来的耕牛或卧或站,不时用长尾驱赶走蚊蝇,一副劳作与己无关的模样。这时,近邻们的轧麦、施肥、犁地的活他也全包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他的农业机械更新开始了加速度,拖拉机从50马力、80马力、82马力换到了目前的85马力,小麦收获从小麦晾晒机过渡到大型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从秸秆还田机更新为联合收获机,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同时完成。特别是近两年,他又新添了小麦、玉米、大豆免耕播种机,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还节省了肥料、提高了产量。
农业机械化给农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自从他添置了这些大型农业机械,村里的乡亲们都找他干活。过麦时,他和儿子一人一台联合收割机,全村800多亩小麦四五天就收完。过秋时,儿子开着玉米联合收获机前边收,他开着免耕播种机后边种,全村的地十多天也就忙完了。这两年,他们俩把全村土地的种、收的活都包了。现在,荣登太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针对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的情况,准备让乡亲们以土地入股,年终分红,使他们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