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352.39亿美元,大大超过9月份的293.7亿美元。然而,大幅增长的顺差数据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10月份进出口增速双双放缓,其中进口的放缓更加明显。
专家称后两月贸易顺差保持高位,才能保证贸易对全年GDP贡献增长为正。
海关总署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352.39亿美元,大大超过9月份的293.7亿美元。然而,大幅增长的顺差数据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10月份进出口增速双双放缓,其中进口的放缓更加明显。
随着美欧等主要出口市场相继陷入衰退,以及中国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未来贸易顺差可能下滑。
进口大降显内需疲弱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10月份,进口总值930.88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增速大幅低于9月份的21.3%。出口总值128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也低于9月份为21.5%。
外部需求放缓是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整体上处于升值态势,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压力。美国3季度的GDP负增长0.3%,而欧洲第二季度就已经进入衰退。但此前欧元汇率坚挺,为此部分企业出口采取“舍美转欧”的策略,导致整体上出口增速并未大幅下滑。今年1-10月,中国对美进出口同比仅增长13.6%,而对欧盟的增幅则达到25%。
全球国际货运代理(中国)有限公司(Schenker)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客户对美出口的货运量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下滑,幅度接近30%,而对欧洲的出口货运量直到今年7、8月份仍保持稳定。
另外,进口同比增长15.6%的数据已经下滑至2007年7月来的低点,毫无疑问地显示了内需的疲弱。进口大幅放缓则主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有关。以进口大户原油为例,前10个月进口数量仅增长10.6%,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最近油价大幅回调,显然会使原油进口金额的增速下滑。兴业银行(14.61,-0.52,-3.44%,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进口增幅的大幅下滑,说明经济的下滑确实十分严重。
刺激计划将使顺差放缓
“虽然当月贸易顺差创下记录,但就全年情况来看,除非后两个月贸易顺差额都处于非常高的位置,才能保证贸易对于全年的GDP增长贡献为正。”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
中国今年1-10月累计贸易顺差则为2160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2124亿美元。去年全年外贸顺差达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7%。
10月份高企的贸易顺差可能无法持续。穆迪的经济学家陈颖嘉表示,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包括了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这将增加中国对于大宗商品的进口需求,未来贸易顺差可能会放缓。
8月以来,欧元兑人民币快速贬值,中间价从7月底的10.7左右贬至昨天的8.6683,对欧出口压力快速加大。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将无可避免的进一步萎缩。刚结束的广交会成交额就比上届下降了17.5%。
为了改善出口环境,政府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从本月起,财政部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财政部的公告指出,此举是在立足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支持企业扩大出口的一项政策措施,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本周一参加国际清算会议期间表示,不排除通过让人民币贬值的方式来推动出口。事实上,今年7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就“暂停”了升势,一直在6.83左右盘整。
钢铁进出口都在跌
专家称后两月贸易顺差保持高位,才能保证贸易对全年GDP贡献增长为正。
昨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10月份钢材进出口数据,当月出口钢材462万吨,比9月份减少205万吨,环比下降30.73%,与去年同月相比增加38万吨,同比增长8.98%。
“这个数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按照国际市场经济下滑趋势,9、10月份钢材出口回落并不算快,预计11月、12月钢材出口仍然会继续下滑,出口量会400万吨以下。”“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对早报记者表示。
我国在去年4月钢材出口达到历史高点716万吨时,出台了限制钢铁出口政策,由此钢铁出口逐月下降。
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口钢材115万吨,较9月份下降9.45%,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4.96%;1-10月累计进口1347万吨,同比下降5%。
徐向春对早报记者表示,从2005年开始我国钢材进口就稳定在100多万吨的量级,预计目前钢材的进口量不会有明显变化。
10月份铁矿石进口3062万吨,较9月减少858万吨,比去年同月增长2.86%;1-10月累计进口37669万吨,同比增长20.2%。“后面几个月铁矿石进口还会减少,且不会高于10月水平。”徐向春对早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