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永州道县农机局抢抓国家大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历史机遇,以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全面提高该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2008年共推广各类补贴农机具590多台(套),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26.34万元,直接拉动农民购机消费达860万元,购机补贴资金超过前三年的总和。目前,全县拥有联合收割机188台,其中全喂入联合收割机156台,20万元以上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3台,小型联合收割机29台,今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0多万亩,水稻机械化收割面积约20万亩,水稻机械化收割水平首次达到30%。
一、争取政府重视,将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纳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该局积极争取向县委、县政府,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列入乡镇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成立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印发了《道县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和《道县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考核办法》并将购置补贴资金任务分解到乡镇场,各乡镇场向县政府递交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启动后,各乡镇场积极采取得力措施,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引导农民群众踊跃购机。
二、创办培训基地,提高农机操作人员基本技能。该局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阳光工程”培训政策,认真开展农机技术操作培训工作,在万家庄乡上洞村租赁近30亩水田,筹建了县农机化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油菜免耕直播机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同时,积极争取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农机操作人员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发误工补助的“三免一补”培训政策,共免费培训各类农机操作手300余人次,通过农机技能操作培训,促使广大农民能够依托农机增收致富。
三、争取部门支持,加大了推广力度。今年该局与清塘久佳大洞示范园区的室家、陈熊和久佳等村以及梅花宜阳大洞示范园区的周家、老母宅、车头和棠下等村签订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协议,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对园区内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每台4000-6000元的资金扶持。今年示范基地园区内新增大中型拖拉机6台(套)、联合收割机6台、水稻插秧机3台、水田耕整机17台,大大提升了示范园区的农机化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了园区的辐射功能,带动了周边群众对农机的购买热情。今年仅清塘镇就落实购机补贴资金29.98万元,梅花镇落实购机补贴资金11.68万元。
四、培育农机大户,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该局始终把发展农机大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积极为农机大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对农机户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和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农机户不断发展壮大。今年,该局与农信社协商对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而缺乏资金的农民个人,给予提供1-5万元不等的信用贷款,同时,积极为农机户提供作业信息、修理服务、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作业用油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切实维护农机户的合法权益。该县今年新增培植农机专业大户6户,成为当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
五、强化售后服务,解除购机户后顾之忧。该局积极组织厂家、经销商做好补贴机具的技术培训、维修保养及零配件供应等售后服务工作,特别是在“春耕”“双抢”“抗旱”“四冬生产”等农忙时期,为农机作业生产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服务。同时,还加强了对全县农机经营、维修市场的专项打假整治力度,对农机维修、经营网点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检查涉农的拖拉机、耕整机、柴油机、农用水泵、收割机及其零配件,有效地规范了农机市场经营秩序,维护了广大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争取政府重视,将水稻联合收割机推广,纳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该局积极争取向县委、县政府,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列入乡镇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成立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印发了《道县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和《道县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考核办法》并将购置补贴资金任务分解到乡镇场,各乡镇场向县政府递交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启动后,各乡镇场积极采取得力措施,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引导农民群众踊跃购机。
二、创办培训基地,提高农机操作人员基本技能。该局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阳光工程”培训政策,认真开展农机技术操作培训工作,在万家庄乡上洞村租赁近30亩水田,筹建了县农机化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拖拉机、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油菜免耕直播机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培训。同时,积极争取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农机操作人员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发误工补助的“三免一补”培训政策,共免费培训各类农机操作手300余人次,通过农机技能操作培训,促使广大农民能够依托农机增收致富。
三、争取部门支持,加大了推广力度。今年该局与清塘久佳大洞示范园区的室家、陈熊和久佳等村以及梅花宜阳大洞示范园区的周家、老母宅、车头和棠下等村签订了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协议,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对园区内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农民给予每台4000-6000元的资金扶持。今年示范基地园区内新增大中型拖拉机6台(套)、联合收割机6台、水稻插秧机3台、水田耕整机17台,大大提升了示范园区的农机化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了园区的辐射功能,带动了周边群众对农机的购买热情。今年仅清塘镇就落实购机补贴资金29.98万元,梅花镇落实购机补贴资金11.68万元。
四、培育农机大户,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该局始终把发展农机大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主要内容来抓,积极为农机大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对农机户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实行国家财政补贴和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农机户不断发展壮大。今年,该局与农信社协商对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而缺乏资金的农民个人,给予提供1-5万元不等的信用贷款,同时,积极为农机户提供作业信息、修理服务、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作业用油等方面的服务和管理,切实维护农机户的合法权益。该县今年新增培植农机专业大户6户,成为当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
五、强化售后服务,解除购机户后顾之忧。该局积极组织厂家、经销商做好补贴机具的技术培训、维修保养及零配件供应等售后服务工作,特别是在“春耕”“双抢”“抗旱”“四冬生产”等农忙时期,为农机作业生产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服务。同时,还加强了对全县农机经营、维修市场的专项打假整治力度,对农机维修、经营网点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检查涉农的拖拉机、耕整机、柴油机、农用水泵、收割机及其零配件,有效地规范了农机市场经营秩序,维护了广大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