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42岁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一0一团五连职工逮清彬正在机车房里调试机车,他告诉笔者:“过去家里有一个旧的淘汰了,半个月前和连队的潘江红、朱长新等其他5个职工一起专程到乌市,每人花3万元各买了一辆中型小四轮拖拉机和配套的农机具”。这是生产费用自理后该连职工投资意识发生变化的一种可喜现象。
一0一团五连现有耕地7000余亩,职工96人。过去职工们把务农取得的收入都是存在银行以获取利息,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团场生产基本经营制度的实施,许多职工的投资意识也随之转变。据统计,仅在今年春秋两季,该团五连就有15户职工家庭购买农机,目前全连拥有农机的职工家庭达到了70%以上,其中大中型马力机车3台,中小型的小四轮、农用车46辆,中耕机、打杆机、搂膜耙、喷药机等配套农机具200多台(架),累计固定农机资产300多万元。
农机业的发展既方便了职工自己生产,还为他们在农闲之余增收创造了条件。职工魏守峰每年承包土地200多亩,过去没有农机,犁耙播等都要找别人帮忙,有时务了农时不说,一个生产周期下来,光付给别人的机车费就得上万元。他说:“从2006年至今,我先后买回了中型小四轮和各种农机具,现在不但自己用起来方便,加快了生产进度、节约了劳力,而且农闲之余还干些给连队林带和其他职工打药、搂膜、拉运棉花等零散活,一年下来也能多增收近2万元”。
40出头的职工刘庆国依靠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购买了迪尔和福田等大马力机车,并配齐了犁耙播等农机具,每年农机为他带来的收入都在二三十万元,成为连队首屈一指的农机富裕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