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屠甸镇恒丰村种植大户糜学江开着自己私家车,驶向承包田里,准备进行春粮田间管理。路上碰到上工的村民,热心的老糜还停下车来,顺路送他们到田里干活。
看准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糜学江这几年搞起了机械化种植,借着国家购置补贴政策东风,如今,他自己购置拥有了5台大中型拖拉机、2台收割机、5台植保机械,以及10多台开沟机、水田耙、旋耕机等配套农机具。同时为自己的承包田和周边农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此外,糜学江还积极发展蔬菜种植业。2009年,他建起了蔬菜大棚,配置了喷滴灌设备,新建了200立方米的冷藏保鲜库,积极带领着当地村民发展效益农业。
勤劳致富后,糜学江的日常事务处理也开始“机械化”起来,为了方便,他购买了1辆私家车。平日里,老糜开着小车到承包田里种粮、种菜。田里活忙好后,他又驱车来到石泾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自己的办公室里,或是用手机调度合作社里的50余台各类农机,或是在电脑键盘上敲敲点点,发布各种农技信息,精心经营种田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事业。
“不仅从家到田间有一段距离,而且现在都是规模种植,光是在上百亩田地里走上一圈,也是件费时费力的事。”老糜说,而且除了规模种粮,他还发展了不少其他效益农业项目,每天跑来赶去的次数多得自己都记不清楚。而现在有了私家车这一得力“助手”,则为他省了不少力,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了解,和老糜一样,该市农村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都购买了轿车,出现了这种农民开车种田的新景象。这不仅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更是为了发展效益农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