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枣庄市农机部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展开信息宣传,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提高信息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唱响了“科学发展,兴机富民”的主旋律,为全市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全年共编辑上报各类农机化信息400余条,其中被农业部采用237条;被市以上新闻媒体采用50余次。
连通“外线”,扩大农机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与有关新闻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与枣庄日报社、市电台、市电视台新闻记者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紧紧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及时开展农机信息宣传工作;遇到重大题材、重大活动,报社、电视台、电台记者都能专题采访作深入进行报道。加强与党政部门、人大、政协等的交流,有选择、高质量、快节奏地做好信息稿件报送工作。将农机化重要信息选编成《农机化工作动态》,以短、频、快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有关领导通报全市农机化重点工作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2009年,共编报《农机化工作动态》19期,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山东频道、《枣庄日报》、枣庄电视台、枣庄电台等市以上新闻媒体报道50余次。
抓牢“四点”,围绕中心出精品。围绕全市农机化工作重点、热点、亮点和难点,就重要农时、购置补贴、保护性耕作、服务组织建设等农机化中心工作,及时从多角度、多层面挖掘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的农机信息。特别是去年三夏期间,中央、省、市各新闻单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报道了该市农机化生产情况,报道层次高,密度大,分量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抓好农机化热点、难点问题的报导。就秸秆禁烧、农机交强险停办、农机培训费取消等热点、难点问题撰写了多篇信息、调研报告及政协提案,其中《农机交强险停办为安全监理业务开展带来严重影响》一文呈报给市党政领导,《关于加快推进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技术,切实解决“三夏”生产防火难问题的建议》当选枣庄市政协优秀提案。2009年,被省网综合要闻采用信息39条,居全省第一。
“软硬”兼施,信息化建设迈大步。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贯通信息高速路。各级农机部门相继添置、更新了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交换机、路由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宣传工作必要设备,并全部接入互联网,为网站建设、信息上传及电子政务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搭建信息宣传新平台。完成了枣庄市农机化信息网的升级改版和网站服务器的更换,保证了网站运行快速、稳定。各区(市)局进一步完善了农机化信息奖励机制,加大信息网站建设,于年底前全部建成开通了农机化信息网。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农机化信息网为中心,以各区(市)农机化信息网为分支,上下贯通、畅通高效的农机化网络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