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黑龙江绥化:农业综合开发打造现代农业模式
2011-01-11   来源:黑龙江省农机局   

  “今年我家种的30亩水稻又获得了大丰收,这可要归功于国家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建设,从育苗、播种到收割,不但比原来省时省力,每亩水稻还比以前增收160多元。”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民兴村种田能手王兴江几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北林农民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北林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着效果,他们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彻底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同时,在经营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依托龙头企业、农机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组织,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实行租赁承包、土地入股、统分结合的形式,探索出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

  自进入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以来,北林区共投资25983万元进行基础建设,其中争取中省资金16202万元,地方匹配资金2192万元,自筹资金7589万元。

  他们围绕水稻、玉米两大主导产业,坚持项目建设与提高粮食产能相结合、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与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大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改造中低产田22.49万亩,修硬质化渠系87.12公里、农道188.59公里,渠系清淤400.95公里,建各种水利工程构造物628座,架设输变电线路85.67公里,造农田防护林940亩,建农机合作社10个、育秧大棚3775栋、温室46栋。彻底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水相连。他们把项目区建设成了农业科技综合应用的展示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农民科技致富的先行区、先进合作组织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观光农业的旅游区。

  不仅如此,北林区还通过产业化链条延伸,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铺就了一条条强企富民路。

  他们围绕大豆水稻深加工、生猪养殖和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坚持高效、生态、绿色、环保的原则,打造品牌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建立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实施企业+基地+农户链条式发展模式,加大产业化链条延伸,扶持了1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金龙油脂有限公司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下,连续3次投入资金810万元进行项目建设,使濒临倒闭的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已成为这个区的支柱企业。2007年北林区投资321万元扶持绥化市裕达千头肉牛养殖项目建设,建标准化牛舍1920平方米,购架子牛350头,引进优良基础母牛20头,购饲料加工、供电、供水、排水设备各1套,实现了畜牧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

  创新机制精细化管理是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和项目资金安全运行的关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坚持与审计、纪检部门密切配合,全程进行跟踪审计和监督,并在审计、纪检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审监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北林区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严格监管制度和监管程序,建立了监理公司全程监管、技术人员跟踪把关、审计纪检部门随机抽查、群众代表参与监督管理的“四级监管体系”,为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筑起一道道“防火墙”。同时,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一切以农民的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廉洁自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业综合开发为北林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片生机,使农民真正感受到现代农业带来的高效、高产、高收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5540-1.html

标签:农机 打造 模式 开发 综合 农业 黑龙江

上一篇:河南商丘2010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
下一篇:山东烟台2010年市县投入千万元发展农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