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河南汝南县2万名民兵靠农机一季挣回5亿元
2011-01-19   来源:中国军网   

  随着全国跨区作业的结束,河南省汝南县大批20000名民兵农机手驾着福田、久保田等大型机械返回家乡,他们除了将一笔笔存款汇拢到一块儿,就是忙着维修保养农机,封存起来,为明年出征做好准备。

  “我们这车工作量非常大,回来后需要好好修理下,准备封存起来,明年好用。”日前,刚从黑龙江收割水稻回来的汝南县老君庙镇孙屯村吴庄村青年民兵农机大户吴红伟边忙着修理机器,边介绍说。

  当问谈及今年农机的收入,吴红伟掩饰不着满脸的喜悦,说:“俺家这台稻麦两用的久保田是2007年花24万元买的,当时村民兵连担保在银行贷了10万元,自己凑了10多万元,县里还发4万多元的农机补贴款,当年挣的就还完贷款,现在每台机器每年平均能挣10万块钱。”

  汝南县是全国闻名的农机大县和农机跨区作业大县,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4100台,其中久保田收割机2065台。2010年全县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可达10.3亿元,纯收入4.63亿元,其中农机跨区作业收入5亿多元。

  汝南县2003年开始组织水稻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8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参加水稻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由2003年的10多台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台,跨区机收区域已涉及到海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黑龙江等多个省市,机手收入连年增加。民兵购买水稻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机收进行有偿服务已成为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汝南也因此拥有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农机大县的桂冠。

  汝南县如何成功走出农机产业化富民之路?“政府支持,政策补贴,典型示范,民兵连引路”,正是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该县农机在短短几年里迅速发展,不仅全县农业从肩挑手抬到车辆运输,从镰割人收到机械作业,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嬗变,而且还借助全国跨区作业的东风,走上了农机产业化富民之路。

  政府有引导,政策有补贴。近两年来,汝南县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进程。该县全面落实国家购机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通过电视、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使农机补贴政策达到家喻户晓。凡是购机民兵都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领到了不同比例的资金扶持。正是由于补贴政策的落实,大大激发了民兵购买农机的热情。

  谈起当初买农机的情景,汝南县孙屯机农机民兵大户吴金玉仍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听说买农机国家还给补贴,开始还不信。后来,俺买了农机去县农机局办手续时,不但很快就办完,还直接把4万多元的补贴款兑现了。”据统计,2009年以来,汝南县共兑现补贴资金是938万元,共补贴各种农机具 2443台台部,受益群众1865 户。

  老君庙镇孙屯村是全国有名的农机专业村。据该村民兵武玉成介绍,1996年时任孙屯村民兵连长的张文明率先筹资7.3万元,购买了村里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当年就挣了5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民兵相继把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小洋马领回家。如今,全村三百个民兵户,就拥有以收割机为主的各类农机400多台,三分之一的家庭成了双农机户、多机户,每台机器年平均可收入10多万元,该村仅农机一项就收益4000万以上。

  农业机械的迅速增加,对大量农机如何有序流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汝南县委、政府、人武部因势利导,帮助引导农机相对集中的村民兵连成立农机小分队,使农机资源得到优化整合,更好地发挥了农机的综合效能。孙屯村民兵连青年民兵付胜利说:“我们村农机之所以发展之么快,多亏了村民兵连的帮助,外出作业都是他们提前联系好,在外面遇着啥事,随时给合作社联系,帮助解决。”

  为确保各类农机运转良好,使汝南农机品牌越做越强,越叫越响,汝南县人武部还积极协助农机局在技术服务方面狠下功夫,每年都会举办多期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提升农机手的技术水平。每年的“三夏”、“秋种”时节,汝南县农机局还会组织维修人员到机收一线为农机提供技术保障和作业指南服务,确保了农机作业顺利进行。

  在县人武部的协调引路下,每年快到4月中旬,汝南县都会组织4000多台收割机参加全国机收会战,11月下旬满载而归。汝南农机浩浩荡荡,行程万里,征战全国大江南北,天中农机闯天下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5517-1.html

标签:农机 亿元 河南

上一篇:湖北竹溪多措并举确保抗旱设施安全越冬
下一篇:多功能烟草移栽机获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