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安徽凤台残疾人创办机插秧服务合作社
2011-12-23   来源:安徽凤台农机局   

  “农民种地不用愁,农盼帮您解烦忧”。走进安徽省凤台县杨村农盼水稻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条温馨的横幅。陈传安是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

  今年43岁的陈传安出生在安徽省凤台县杨村乡店集村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造成左腿残疾。身体的缺陷,没有使陈传安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树信心、能吃苦,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陈传安的父亲是乡农技站一名工作人员,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陈传安1985年初中毕业后,因身体原因没有继续读高中,就跟着父亲学农技,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了全面掌握农业科技知识,陈传安除了刻苦钻研书本知识,还参加了省农广校农学函授学习,拿到大专学历,获得农技师职称,目前正积极申报高级农技师。

  凤台县农作物种植以稻麦轮作为主,常年种植水稻60万亩左右,农民种植水稻一直处在传统的“三弯腰”状态下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对此,陈传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4年,凤台县在部分乡镇试验、示范机插秧技术。陈传安积极响应,当年落实机插秧面积40亩,并且取得成功。2005年,他与当地农户签订了500亩机插秧合同。由于天旱供不上水,秧苗一时难以下地,超过了最佳栽插时间,农民只好改用手插。陈传安除了退还订金外,还赔偿农户经济损失3万元。吃一堑长一智。陈传安认真总结教训,从2006年开始,实行分批育秧、分批插秧,有效缓解了集中插秧时供水紧张的难题。

  2008年,陈传安的机插秧服务范围扩大到利辛、颍上等周边县区。2009年,杨村乡15个行政村均与陈传安签订了机插秧合同,面积达3600亩。2010年实现历史性突破,机插秧面积达4000亩。今年,陈传安与利辛、颍上、寿县、怀远和凤台7个县区的1500多农户签订机插秧订单合同,面积达7600亩,其中实行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服务的有2200亩。此外,还与县种子公司和园艺场签订机插秧合同795亩。

  机插秧的重要环节是育秧。为了提高育苗质量,延长秧苗适宜机械插秧的时间,陈传安引进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设备,采用机械化育秧,播种均匀,秧苗质量大大提高;用硬盘套软盘,提高硬盘利用率,可直接把盘秧摆放育秧田畦面上,省去盖膜、盖草、揭膜、揭草4道育秧工序;采用保护地、立体育秧技术,这项技术不受气候限制,全天候育秧,而且节约育秧田,能更好利用以水控苗技术,秧苗需要水才喷水,不受雨天的影响,可以控制苗高,培育壮秧。该项技术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领导、特别是农机和农业专家的一致好评。

  陈传安还以凤台县农委、农机局、科技局、质监局、植保站等有关单位为技术依托,推广水稻机械化基质育秧与机插秧集成、水稻全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育秧、立体机育秧、食用菌菌渣基质育秧、以水控苗促根等技术,在杨村乡韩湖村建成标准化、规格化、机械化育秧基地60多亩;在店集村、王圩村、港南村、曾圩村建立了4个集中连片育秧基地,育秧面积260多亩,可大田机插2.6万亩。统一施肥,统一育秧技术,统一田间管理,水稻机育秧整盘率达95%以上,机械化插秧达到了安徽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标准。

  为了让水稻机插秧技术家喻户晓,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陈传安每年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集镇庙会等有利时机,散发水稻机插秧技术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开展机插秧机现场演示4次,悬挂过街宣传条幅15副,邀请县农委和县农机局等农技、农机专家举办水稻机育秧和机插秧等技术培训班8期,散发明白纸8000余份,为水稻机插秧技术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到育秧季节,他起早贪黑,巡回各乡镇的育秧基地进行实地查看和指导,现场解决育秧中出现的新问题,很快使老百姓掌握了机插秧育插技术。

  在陈传安的带动下,店集村农民陈宏斌创办了杨村乡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和骞骞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机插秧面积达4000亩。港南村的周勇、邵集村的王猛,通过机插秧年收入2万元以上。目前杨村乡拥有高速插秧机30台,手扶插秧机30台,育秧播种成套设备8台,软盘、硬盘共100万只。同时,在店集、韩湖等6个行政村建立了水稻机械化栽植示范基地,带动了全乡水稻机械化栽植,实现水稻机插秧由“整村推进”向“整乡推进”、“整村规模连片”的跨越。2010年被省农机局授予杨村乡机插秧“整乡推进”第一乡,今年又授予该乡全省机插秧“整乡推进”示范乡。

  创业是艰辛的。为了推广机插秧技术,陈传安顾不上家里的种子经销部的生意,成天在外面跑,妻子在家累极了,就责怪他不务正业。对此,陈传安总是付之一笑,表示歉意。在各级领导和农业、农机部门的关心下,陈传安的机插秧文章越做越大,2007年和2008年,他先后成立了凤台县农盼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和凤台县安农病虫害机防专业合作社,并任理事长,同时兼任杨村乡机插秧协会理事。他的合作社目前发展社员313人,拥有高速插秧机7台,大型拖拉机5台、联合收割机4台、旋耕机10台、农用运输车4辆、自动育秧播种流水线4台套、移动式喷灌机3台套、育秧盘23万只(其中硬盘6万只)、机动喷雾器80台,仓储面积1200平面米。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60人,信息员3人,会计2名。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230多万元,合作社成员户比非成员农户增收25%以上。

  由于在机插秧工作中成绩突出,陈传安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和淮南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先进个人,并于2009年5月参加了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培训班学习,取得了结业证书。他的农盼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社2009、2011连续两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专业合作社,成为安徽省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唯一一家机械化育秧、插秧专业合作社。今年农盼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社被凤台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安徽农机化网、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和市县新闻媒体对陈传安的事迹多次进行报道。2009年6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到凤台视察时,对陈传安身残志坚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我是农民的儿子,让农民共同致富是我的最大心愿。”这是陈传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陈传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6年来,他始终带着对党和人民的火热激情、感情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机化技术推广事业,不图名不图利,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他说:“农机化技术推广有意思、有奔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4669-1.html

标签:农机 服务 插秧 创办 安徽

上一篇:水稻机械施肥在淮海农场获得成功
下一篇:浙江乐清举行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