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大户油钱“吃”掉一半利润
2012-02-27   来源:农村大众   

  2月19日,在济阳县崔寨镇孙大村村委会,记者见到了农机户杨元贵,对柴油价格上涨给农机户带来的影响,杨元贵有着切身体会。

  2008年,杨元贵以8.7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买这台机器时,杨元贵原想大干一场,“一年赚个两三万,三年就能回本,剩下的时间,就只剩发家致富了。”算这笔账时,杨元贵忘了油价可能会上涨,且涨的幅度还不小。

  2011年,杨元贵的联合收割机共作业七百多亩,收入三万多块钱。但这三万块钱的收入里光燃油费用就高达14300多块钱。“买机器时,柴油价格才4.6元每升,而去年就涨到了7.4元每升,价格差了近3块钱。”3块钱的差价,意味着去年一年,杨元贵的利润缩水6000多块钱。“我的收割机还是中型机具,要是大型拖拉机,一年可能要多支付一万多元。”

  杨元贵说,要不是油价持续上涨,四年下来,他买农机的本钱早已收回,但柴油价格的一再走高,让这位汉子心里有些打鼓,“三四年肯定收不回成本了,因为三四年之后,一般机器都会出问题,维修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限供油,再好的农机成摆设

  除了柴油价格的步步走高给杨元贵心里“添堵”外,柴油的限量供应也让他愁上加愁。

  “农机作业的时间很短,一般集中在麦收和秋收这两个时间段,一年加起来不超一个月。”因此,为在这两个“黄金时期”创收益,农机户们都是分秒必争的“抢”时间,但柴油限购却又跟农机户们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

  “去年秋收,正赶上了柴油限供,这导致原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农机作业,足足用了三个人。”“儿子负责农机作业,老伴负责丈量土地,我则负责到处找油。”

  杨元贵之所以到处找油,是因为受柴油限供影响,一个加油站只能为杨元贵的机器提供30多升的柴油,这对于一台100马力,一亩地油耗就四五升的“油老虎”来说,只能是解“燃眉之急”。

  为不影响机器工作,去年秋收,杨元贵每天的工作就是挨个加油站买油。“不跑不行啊,不跑,机器就得停,停一天就是上千块钱的损失。”

  杨元贵告诉记者,即便是这30多升的柴油也是政策照顾的结果,“如果不是政策照顾,想加油,太难了,没了油,再好的农机也得在家停着,成为摆设。”

  “高油价”和“限量供”,让杨元贵跨区作业的积极性深受打击,“油价这么高,万一碰到柴油限供,人生地不熟的,回都回不来。”今年,杨元贵打算只给周围村民服务,不再外出跨区作业。

  油价上涨,不仅农机户的积极性受挫,农民的负担也随之增加。农机户李后来告诉记者,虽然油价上涨,农机户的利润被压缩,但为盈利,农机户也会将上涨的成本转移给农户。“五年前,农民收一亩地玉米只需要支付30块钱,而如今,收一亩地玉米,农民却要支付55块钱。”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4508-1.html

标签:农机 利润 一半 大户

上一篇:辽宁阜新完成花生覆膜铺管播种机的研改制工作
下一篇:全塑聚苯彩钢板日光节能温室在海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