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钢铁业:跨界重组
2013-02-27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程晖

  观察与思考・“聚焦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之二)

  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再次陷入低迷,钢铁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日前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二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支持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钢铁企业延伸产业链。《意见》要求到2015年,前10家钢铁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60%左右,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6~7家具有较强区域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进展如何?能否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走出“产能高位,效益低位”的低潮?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谷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对整个钢铁行业的经济运行做了调研。该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学博士耿德伟告诉本报记者,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下游需求不振,出口不畅,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钢铁产品价格不断回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耿德伟分析了当前钢铁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运行情况看,产能过剩依然是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2001年,中国每月粗钢产量约为1000万吨,而2012年3月以来每月的粗钢产量都超过了6000万吨,11年时间提高了6倍,粗钢产量的增长速度相当于每年17%~18%,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虽然目前原燃料价格下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钢铁企业的运行成本,但在下游需求较为疲软的情况下,钢铁价格的下跌幅度更大,从而造成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耿德伟说,行业集中度较低,限制了我国钢铁行业整体规模优势的发挥。这点尤其体现在钢铁企业与国外铁矿石企业的价格谈判方面。虽然近期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有所下降,但目前我国的铁矿石需求中仍有一半以上依赖国外进口,而国际铁矿石市场主要被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3家企业垄断。由于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过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时往往各自为战,从而处于弱势地位。另外,相比于大型钢铁企业,大量存在的中小型钢铁企业由于设备水平偏低、技术落后,不仅产品附加值较低,还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

  2013年,虽然钢铁行业会受益于国家“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以及上游原燃料价格的不断走低,但在总体形势没有根本性改观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发展的内、外需环境仍然偏紧。预计今年钢铁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粗钢产量增长3%。但从整体上看,钢铁行业经济效益难有根本改观。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3643-1.html

标签:农机 重组 钢铁业

上一篇:市场处于钢材需求淡季钢铁总量供大于求
下一篇:海外“双反”频仍中国钢铁“喊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