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一升一降
根据农业部市场信息司提供的最新资料,今年1至5月,食用油籽进口2255.2万吨,同比减9.4%,进口额141.3亿美元,同比增2.2%。其中,大豆进口2056.6万吨,同比减12.2%;油菜籽进口165.5万吨,同比增37.9%。油料进口数据的变化往往容易触动市场敏感神经,大豆和油菜籽进口的一升一降,原因何在?
前5个月大豆进口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际大豆主产区南美地区物流等短期因素影响。每年南美大豆3月上市,4月下旬5月上旬进入我国市场。今年南美大豆大获丰收,产量较去年增加3200万吨,然而,由于巴西玉米出口数量同比增加,港口物流承载力有限,导致南美大豆进入我国市场延迟1至1个半月。今年6至7月份,南美大豆集中进入国内市场。据了解,7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将达到700多万吨,创大豆单月进口数量历史纪录。
前5个月油菜籽进口攀升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菜籽相对于国产油菜籽价格有优势,刺激了国内企业进口的积极性;我国油菜籽的压榨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压榨企业绕开进口油菜籽不准进入国产油菜籽主产区的政策限制,大量进入沿海地区,导致非主产区产能扩张,加速了油菜籽的进口。
因此,油料进口短期内数量的变化对全年进口数量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作为食用植物油的两大主要原料,大豆和油菜籽近几年进口数量的攀升,已经对国内油料市场形成挤出效应,导致国产大豆等油料逐渐被边缘化,国产大豆产业发展已经陷入困境,有人担心国产油菜籽也会重蹈国产大豆的覆辙。
产不足需是导致油料进口猛增的最根本原因。根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食用油需求量为2300万吨,国内供给共计800万至900多万吨,需求缺口达到1500多万吨,全部依赖进口填补市场缺口。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达到65%以上,国内食用油自给率不足40%。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食用油消费需求提升空间还很大,食用油产不足需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油脂油料对外依存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