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新能源:未来经济的强劲动力
2013-09-25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马志强报道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能源战略转型成为世界经济新格局调整的关键因素。

  2008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冲击,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在电力发展方式面临着新的转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恢复经济、提振信心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绿色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也成为全球经济实现新一轮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发展绿色能源是一个将我们自己的美丽梦想转变成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最紧迫的现实。”英利绿色能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博士曾表示。而“绿色能源”也是我国包括电力行业在内的能源产业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

  不仅是振兴 更需要培育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它包括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目前,许多国家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常规能源,新能源的价格普遍比较高,发展比较慢。但是,新能源在缓解常规能源的供给不足,保证能源可持续性供应以及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却有常规能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发展新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新能源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使我国能源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过度。同时,控制碳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证明,风电产业和太阳能发电可以解决我国偏远地区的用电用能问题,对于消灭无电县和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有重大的作用。同时,秸秆发电、沼气燃料等生物质能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农村电气化目标,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及城镇生产、生活用能的条件。

  由此可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除了能够增加和改善能源,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外,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

  然而,新能源对有效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能源紧缺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明显的效果。“不要夸大新能源的短期作用,短期内它不是主流,但是长期来看会有大的发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王金照也表示,与之前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不同,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振兴,更需要培育。新能源产业不像传统的工业,经过一轮短期的规划调整之后,就能很快地收到效果,但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

  从长远来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促进常规能源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缓解与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上国家战略发展的日程,同时不断推出政策予以支持。

  节能减排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惊人成就。但我们也认识到以往持续多年的高增长率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以及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为改善这种畸形的发展方式,使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而作为能源的生产消费大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新能源的发展。2005年颁布《中国新能源法》、2007年发布《中国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年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出台《中国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并明确了新能源的战略定位,2020年前后,新能源占到能源消费的15%左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2638-1.html

标签:农机 动力 强劲 经济的 未来 新能源

上一篇:钢材宏观及下游热点简析:数据难提钢价 宏观面陷窘境
下一篇:今年前7个月钢铁上下游行业的经济效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