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不良”有原因
山西农机工业为什么没有做成一个大产业,这“发育不良”的背后自然有其原因。省农机局科技外经处处长高志峰认为,归纳起来有四点:
农机工业生产规模小、产能不足是其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2769台,其中仅有417台为我省生产,占总销售量的15.1%,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企业拿走;播种机系列产品全省共销售5701台,其中我省生产的仅有2953台,占总销售量的51.8%;旋耕机全省共销售15298台,其中我省生产的仅有1344台,占总销售量的8.79%;薯类收获机全省共销售100台,其中我省生产的仅有10台,占总销售量的10%;微耕机全省共销售24276台,其中我省生产的仅7台,占总销售量的0.29%。可以看出,除播种机市场占有率保持50%以上外,薯类收获机、旋耕机和微耕机产品市场基本都由外省企业占有。
农机产品种类少、功能单一是其二。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几年我省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大致在300种以上,而我省生产产品仅100种左右,大部分由外省占领。我省农机企业生产的农机产品多以配套农机具为主,以粮食生产田间作业机械为主,主要是播种机、旋耕机、田间管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等中小型配套机具类产品,功能单一。大型、复式作业产品较少。当然,也有太谷县飞象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襄垣县仁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我省农机企业,也在积极生产2-4行的玉米收获机等大型农机,但由于整机装配所需的零部件大多由省外购买,因此也仅仅能形成小规模的组装生产能力。
农机工业水平低、设备落后是其三。我省农机工业大部分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备比较陈旧,管理比较落后,甚至有一些企业使用的加工设备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省外农机巨头已经实现了集团化,从数字化设计到高端制造,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全产业链条。我省农机企业还存在脱离社会化大生产,没有形成农机零部件产业集聚加工区,中间产品自制率高、零配件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的问题。由此造成产品制造成本较高、质量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的被动局面。而省外农机工业发达的地区,大多已形成零部件配套市场,使其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还有就是我省拥有原创技术的企业和产品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少、能力弱是其四。首先是研发经费严重不足。从这几年看,每年省财政安排、申报的“装备引进试验”项目经费不足300万元,仅有少数几个农机企业享受到了农机项目经费的支持,仅能对少数急需的几个农机新产品进行改进、试制,大部分企业自身缺乏专门经费开展新产品试验研究,造成企业产品“仿型”多、创新少。其次是农机企业科研人员不足。由于受上述条件的影响,不少的企业越来越不注重新产品的研发生产,研发团队转为仿形、改制的土专家,导致产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第三是科研手段落后。省内仅有省农机研究院将IT技术引入农机研发领域,建立起了我省唯一的农机3D打印辅助制造技术实验室,大部分的研发、引进团队还是靠一支笔、一把尺、一张图板来搞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