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产品“卖难”问题凸显供给侧改革任务艰巨
2017-06-21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圆葱滞销了,下茬种什么好。与其散兵游勇般地在应对市场中一次次地措手不及,押宝似的频繁更换种植品种,不如在重新构建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上下功夫,找到“怎样生产才对”。曾几何时,我国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生产只顾低头种田,不知抬头看市场。那时候的市场在消息闭塞、生产主体小而散的大环境下,不必看,也看不到。如今,国际国内市场都在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只有将小农经济整合成市场化的产业经济,以组织形式的升级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才能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单独一个农民没有能力全盘调查市场,及时调整方向,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主体才具备这种能力。同样是圆葱,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在俄罗斯、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却有较大需求量。如果各圆葱主产区的产业体系足够强大,对市场感知的触角伸得足够远,就能在大丰收之时积极联系出口渠道做好相应准备。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升级,不仅仅是“团结就是力量”,更是在抱团作战中形成新的内部分工,擅长种植的把土地侍弄好,擅长管理的把链条搭建好,擅长市场的把产销衔接好。农业赚钱的方式,再也不是自己提着小篮赚吆喝,而是以组织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将手中的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运作。

  无论是找准优势产业,夯实产业基础,还是转变生产组织形式,都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当“年年都种老玉米”的种植习惯在阵痛中改变,当农民已经开始学会盯着市场搞种植,接下来要做的,是脱离已有的农产品市场中争夺市场份额的拉锯战,让创新性要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创新性要素的引进和要素的创新性组合,挖掘老产业的新价值,开发新的产业增长极,以有效供给提振消费升级。毋庸置疑,这对正面对着农产品滞销一筹莫展的农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来自农业自身发展的挑战在升级,我们的农业、农民和农村,也必须在一次次应对升级的挑战中成为更加成熟的市场主体。

  回到“圆葱滞销了,下茬种什么好”的老问题,农产品价格的涨跌有如潮涨潮落自有时,然而,面对供求关系的起起伏伏,能否把握市场规律,笃定地面对滞销难题,应对风险却不惧怕风险,农业供给侧改革,还大有文章可做。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206251-1.html

标签:农机 任务 改革 供给 问题 凸显 农产品

上一篇:农机大国如何由大而强?
下一篇:我国农业保险很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