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农在粮站卖粮
这样的价格下,农民的售粮积极性很高。“仓容量为250万斤的粮库仅仅3天就收购了近100万斤。”杨梅娟说,眼下来售粮的农户还络绎不绝,收购点的运粮车从早到晚歇不下。
根据小麦是否出芽、水分含量、品质的不同,杨梅娟划分了不同的收购价格,从最低9毛到最高1.15元。“品质好的小麦除了价高一些,还有优先收购优先存储的待遇。”她说。
“农民选择售粮,一方面因为今年粮价比去年高,核算运输成本,农民普遍能接受。另一方面是近期的雨水充足,推迟卖粮,麦子容易发芽,影响售价。第三个原因是农民家里没有存粮场地和设施。”稷山县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站长李怀中说。
5亩地收割下7000斤小麦,经过晾晒,吴申英选择全部卖给收粮点。剩下的小麦收割完后,他会留下2000斤,存放到村里的面粉厂,兑换成面粉。
“之前麦价不高,会把麦子存放在家里,占地方不说,发霉和虫吃鼠咬下来,一年损耗不少,剩下的吃不了,折了价也卖不出去。”他说,面粉厂有粮库,存进去可以换成一年的口粮,吃不完也坏不了,还能再抵卖。
像吴申英一样,记者看到,很多村民选择了这样的售粮方式。在稷山县这样的村级小面粉厂很多,既是农民存小麦换面粉的一个本土期货市场,又解决了农民自己存粮风险高的问题。将粮食收购回来,杨梅娟会尽快地送到当地国家粮库。在粮食满仓后,面粉厂也会把粮食卖给规模更大的面粉加工厂或者其它面粉加工企业。这样也保证了粮库能够存放下农民送过来的粮食。
面粉厂一进一出中,依托差价赚取利润,而这种土法的期货制也能保证农民的预期收益,而不必担心惜售带来的副作用,基本上也是双赢。
再探索 向稀缺品种要增收
“用了有机肥的小麦穗大、颗粒饱满,土壤微量元素的增加也会提升小麦的品质。”宁俊保说,产量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品质提升也会提升小麦的市场议价力。
凭借着合作社的种植优势,吴申英的小麦如同获得了一张贵宾卡,在粮站快速完成了小麦的收购、检测、称重和结算。
有了产量和品质的背书,更多的农民选择成为稷西小麦玉米专业合作社的社员。目前,该合作社社员达到800多户,技术服务辐射到了周边的27个村庄。
绿色增产让宁俊保坚定了跟着市场走的决心。现下,他流转了100亩土地,计划搞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种植试验,从产业链上的需求端来寻找合作社的产品增值的空间。
“目前山西市场上,普遍是中筋小麦,供大于求,而强筋和弱筋的市场缺口大。”宁俊保说,强筋小麦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适合于加工面包,而弱筋小麦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适合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
在选定这一方向之前,他考察过不少稀缺品种。前不久,他了解到黑小麦这一功能小麦,考察了一番,最终因为产量偏低和市场不明朗,而果断放弃了。
“从种到收,市场化的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让稷山县麦农受到了良好的市场训练,生产和销售上自然会做出理性的选择。利润的驱动还可以让社会化服务体系先行先试,让新品种、新技术能及时推广到农民的地里,是个四两拨千斤的好办法。”李怀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