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篇:我在海南有农庄
今年3月,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主持召开的“我在海南有农庄”专题会议,首次让公众知晓了该省正在推进的一项大事:海南省2017年“三农”的重点工作是推进“我在海南有农庄”专项行动。
2017年,财政部确定河北、海南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鼓励在不违反农村综合改革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试点项目资金和项目管理具体政策由地方自行研究确定。
在海南省看来,入选全国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省份是一个机遇,适时提出“我在海南有农庄”专项行动,把“共享农庄”作为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一个抓手,希望以此培育农业新业态、推进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打造“王牌”产业。
“我在海南有农庄”项目本质在于把海南优质的农庄资源实现共享,打造出一个个“共享农庄”。李军指出,“共享农庄”是农业经营的一种新形态,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理念。
“共享不是占有,海南拥有绝佳的生态环境,可以让全国人民来共享资源,而共享农庄最大的卖点就是海南的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我们需要打造新型的产业形态和产业经营体,来适应现代人的高端生活方式。”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咏望表示。
海南共享农庄将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技术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消费者提供土地租赁、托管代种、产品认养、自行耕种等多种形式的私人订制服务,满足中高收入家庭、“候鸟”群体等对海南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特色畜禽的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消费需求。
眼下,海南农垦正紧锣密鼓地同步推进首批14家“共享农庄”示范点的规划设计和相关平台公司的组建。海南农垦控股集团共享农庄工作小组办公室相关责任人表示,各示范点普遍具有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以及一定的农业产业基础和土地资源。
除总体概念性规划和各自的具体规划外,建设组织构架也已明确,计划组建共享农庄建设的投资公司、管理公司,以及具体落实的开发公司。预计7月底完成规划设计,8月底完成开发公司组建,争取今年底实现至少2家示范点投入试运营。
三亚首个共享农庄落户南田农场,建设内容分为生态种植基地(农业双创基地)、农垦新型社区、国际知名农业休闲旅游度假农庄等。
海南农垦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王任飞表示,南田是海南农垦集团改革的一面旗帜,共享农庄是产业小镇与美丽乡村的中间体,也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它们的区别在于建设主体不同,共享农庄有工商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引入,盈利模式也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