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在农村金融里,有3万亿的畅游空间。
但面对这块足够大、足够肥的蛋糕,也可能是最后一块蛋糕,银行、金融机构且踌躇不前,有尝试蹚水过河者,但没有走两步就退回了岸边,与此同时,千千万万的需求者却如暴晒在烈日下的鱼一样,渴求金融的救助,比如受了天灾的农场主,项目走在中途的农业开发公司,急需跨区作业挣钱的农机手等。
供需无法对接成了农村金融普及的最大障碍,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陌生,因为陌生而恐惧,因为恐惧而踌躇不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的事谁都不会有积极性去做。
解决的办法很多,其中有一个可以马上就落实,那就是分门别类和有选择的去做,有条件有把握的先做,搞不清楚,风险大的看看再说。
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且喜欢冒险的人,在整个农业领域,农资行业较适合使用信用销售和金融工具,而农机是优中之优,并且现在已经是农机行业开展金融业务的最佳时期,时机非常关键,机会稍纵即逝。
一、农机行业最适合使用信用销售
从大类上看,农资行业的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农机等需求量比较大,从适合开展金融业务来看,综合对比几种农资,农机最适合使用信用销售。
对于金融工具,需要测算成本和收益,也就是前期业务推广费用要少于后面从用户那儿赚到的钱,只要划算了才会有人去做。
这个账其实很好算,就是用户一次性购买金额有多大,为了完成这次交易,金融机构投入多少成本。
很显然,种子、农药、化肥、农膜这几种农资,用户一次性采购量小,额度也小,一般的农户,每次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很少超过1000元,合作社等大客户最多也就是几万元。如果以一年为周期看,虽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产品需求量很大,但并非一次性采购,而是在有需要时才分批采购。
单次采购量都很小的农资,不足以解决金融工具的推广成本,并且这些农资的采购随意性大,及时性又要求很高,合作社要种土豆,可能当前就去农资店里购买,直接拉到地里完事,而融资租赁、按揭等信用销售还需要申请、论证、评估、批复、反馈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
笔者长期参与相关的业务,对融资租赁过程非常熟悉,比如北京某信托公司一个融资租赁业务办下来,十天半月是算短的了,一个月两个月不算长,如果按这种办事风格,等批复下来,可真的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种子、农药、化肥、农膜并不适合直接使用金融工具。当前一些机构推广的,也不是直接针对这些农资本身在做,而是要和作物种植全过程锁在一起,比如河北绿园公司引入的解决农药、化肥等农资的金融工具,就是要等到农民卖了小麦之后再还款,这种模式有其合理性,但是流程复杂、时间长,不可控因素多,非本地的经销商很难操作,不具备全国范围推广的价值。
相对来看,农机最适合使用信用销售和金融工具。
首先农机单机价值大,申请授信的额度也大,完全能消化为完成这个业务投入的各种费用,保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