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厂家免费铺的货,卖不出去也没有损失。这种观点事实上也是错误的,厂家的产品放在经销商的仓库里,也会产生库储、人工成本,另外生产企业的商务政策条款里往往有陷阱,笔者就亲自经历过,年初生产企业答应免费铺货,但铺货合同里明文写着经销商如果年底还销售不了,经销商要付全款购买,但厂家的业务人员一般会有意识的不给经销商说这一条,等到年底是会来收账,有了这一条,不但经销商全年要产生大量的管理费用,而且还要全价购买机器,当然打官司了绝不占理。
如果想着是厂家的产品平常不爱惜,往往年底已经锈迹斑斑很难销售出去了,笔者本人就吃过这种亏,至今仍耿耿于怀。
库存是万恶之源!著名的丰田公司从不讲存货管理,因为丰田讲的是消灭库存,库存对于经销商来说,只要能保证周转就可以,那些长期的存货,那些生产企业主动送过来没有用处的存货,要及时处理,不能存侥幸心理,也不要贪图便宜,因为多余的库存总会有成本的,总会吞噬利润,所以它是第四个“利润黑洞”。
五、滥用的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销售的润滑剂,很多时候,貌似无法成效的生意,通过信用工具就可以方便地实现交易,另外,在需求饱和,供大于求的阶段,信用工具更是农机经销商战胜竞争对手、突破用户心理防线的利器。
信用工具虽好,不能滥用,滥用也会吞噬经销商的利润。
2015年东北地区有几家经销商,在某融资租赁公司的怂恿下,没有严重的甄别用户,人为的放宽用户准入门槛,并用20%、10%,甚至零首付放款给用户,尤其是将大量的机器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放给玉米收获机的用户。
2016年国家调减了3000多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光东北就调减了2000多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直接的后果是对玉米收获机的需求减少,再加之玉米收购价跌到历史的最低谷,回到了二十年前,也再次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
进入2017年,这些经销商售出的产品大量地逾期和违约,某家销售玉米收获机最大的经销商拖回来200多台玉米收获机,损失几千万元,处于倒闭的边缘。
所以信用工具虽好,但不能滥用,尤其是在中国这么一个信用体系缺失的国度,在农村,推广信用工具应该更谨慎,宁缺勿滥,否则会得不偿失,会成为吞噬企业的“利润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