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说,雷沃重工确实是值得尊重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创立之初并没有任何农机行业的经验积累,但其不拘一格,集成知识,整合创新的发展模式,又汇集了农机、汽车、工程机械行业的技术、人才、产品、营销手段等资源,甚至走出国门,收购意大利的企业,将国外的农机技术、人才、制造资源汇集于企业,短期内便脱颖而出,短短数年间成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农机制造企业。
雷沃重工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主动放下身段,学习借鉴国内企业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深思。
农机行业的人都知道,半喂入水稻收获机和插秧机都是中国人最先发展的,但是日本企业久保田、洋马、井关等敏感的捕获到了这种产品背后蕴含的商机,经过消化吸收及互相借鉴之后推出了全新的成熟的产品,在日本和韩国获得巨大的成功后,又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机进入了中国市场,目前久保田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在跨国公司里排名靠前,年收入达40亿元以上。
美国约翰迪尔公司也一样,这家有着175年光辉历史的百年老店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并没有跨国公司惯有的“牛气”,而是始终尊重中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尊重中国特殊国情,并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地学习中国企业的营销手段,甚至也借鉴本地企业的实用技术,整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制造资源,利用本土化开发团队而研制出来全新的产品。
所以老师往往就在身边,但许多企业却在舍近求远地去引进一些中国国内并不适合的产品。不要小瞧身边的小企业,比如山东金达威创新型的推出山东玉米收获机,也许一些小企业的技术改进,商业模式变化将来也会改变行业发展方向和竞争格局。
四是基于需求创新而非闭门造车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模仿其实只是在满足别人已经满足过的需求,在吃竞争对手的“残羹冷炙”。别人嚼过的东西一是没有营养,二是可能让你闹肚子,甚至极有可能中毒。
但和“拾人牙慧”相比,不关注市场实际需求的闭门造车式的“创新”则更可怕。据笔者在农机行业的长期观察,国内许多企业很少做市场调研,凭感觉闭门造车的现象极为普遍。
在国内市场上,凭着对本国市场的理解,籍由此开发出来的产品可能并不会太离谱,但如果在国外市场上,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近几年国内农机企业往往在用产品试市场,拿着针对本国设计的产品去打国外市场,其结果往往是水土不服而以失败告终。国外用户之所以有了中国造农机产品粗制滥造的不良印象,大多是与国内企业不了解国外市场的实际需求,不尊重国外用户的消费习惯有关。
我们需要向约翰迪尔等国际企业学习。约翰迪尔每向中国引进一款新产品都要经过3-5年的可靠性经验,在确认能适合中国市场后才打量上市,所以其产品成功率很高,水土不服的情况很少。
国内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时,要尊重市场的需求,需求从市场上来,产品才能推广到市场上去,尤其是出口的产品,应该学习约翰迪尔和久保田,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开发出来后应该进行小批量的可靠性试验,经过反复的改进后再大批量地推向市场,这样才能进一个市场,成功一个,否则“狗熊掰棒子”的现象会一直重演,直到没有棒子可掰。
五是有限创新而非完美创新
农机企业在创新上有时明显不足,而有时也有过分创新。在国际贸易上有个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一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在农机产品的创新上也可以借鉴比较优势理论。在企业的创新上,无论是在商业模式、产品、技术、营销传播等要素上,只要比竞争对手在某些要素上有相对的优势,能与竞争对手有效区隔,具备有限的优势就行。
面面俱到和过犹不及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自主品牌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跨国公司有一般都有数十年的积累,有以下优势:产品成熟其型谱完整,技术先进且有广泛的适应性,经营规范且有相当的灵活性,体量巨大且不乏灵活性,发展稳健且不失增长性。与这种巨无霸的企业竞争,要想全面的超越是极不现实的,但如果能量力而行,针对跨国公司的短板和经营盲点做一些差异化的创新,就极有可能无中生有的创造出一块细分的市场出来,从而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力特说:“人的一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用户需求也不会永远不变,更不会“穿越时光”,回到过去,所以创新便是企业家永远要做的功课,在世界企业发展史上,企业家们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造就了一批批伟大的企业,同时也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版权声明:农机新观察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