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些年来,农机“后市场”经常被提及,但是真正运转良好的现实案例却很少,尤其是二手农机买卖市场,更是很少有人问津。据笔者判断,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2017年或将是二手农机交易异常火爆的起点。
二手农机市场趋向火爆的原因
存量市场已达高位。从2004年开始的农机行业进入10年“黄金发展期”,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连年攀升,30%的补贴比例大大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欲望,拖拉机、小麦机、水稻机、玉米机、旋耕机等主要农机市场趋于饱和,保有量非常高。据专家估计,目前在用的农机设备为3500-4000万台套,如此高的保有量为二手市场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国二”农机清仓。虽然农机排放标准“国二”升“国三”的信号很早就发出了,但是“国三”发动机生产许可牌照下发较晚,还有一些整机企业对市场预估失误等多重因素影响,“大限”过后,很多“国二”农机没卖出去,为避免更大的损失,积压的“国二”新机只能进入二手市场交易。
“国三”农机仍被质疑。众所周知,从去年12月1日起年开始“国二”农机就不让销售了。2015-2016年大多数企业也匆匆推出“国三”新农机,但可靠性仍遭广大用户质疑。再加上“国三”农机较国二价格涨了不少,持币观望情绪明显。相比之下,成熟可靠的“国二”二手农机更受部分用户青睐。
用户购买力下降。为缓解部分农产品市场价格倒挂,确保“粮食安全”,国家近些年在推行“粮改饲”、收储政策改革等措施。这两年玉米、棉花价格下跌厉害,导致不少地方的农民“丰产不丰收”,农民收入下降,直接导致了买不起新机器,无奈之下就只能买二手农机。
农机散户退市。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耕作额地块越来越大,作业服务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端、智能、大马力、大宽幅的农机已成为潮流,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作业能力较弱个体机手正快速让位于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用户。据农机360网的大数据显示,农机用户数量已从农机消费用户从2012年峰值的361万人,下降到2016年的214万人。众多“农机散户”已经或正打算退出农机作业队伍,这些人名下的各类农机不可避免地进入二手市场。
利润驱使。传统观念认为二手农机买卖是不值钱,买卖的话也挣不了几个钱,毕竟收购价、场地费用、人工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随着农机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卖新机器挣的钱比刀片,而一些早早试水二手农机的经销商已经摸出“门道”,实际上二手农机买卖的利润并不比新机器差,甚至更高。二手农机成为行业内外人士十分看好的市场“洼地”。
资本逐利。近年来,二手汽车市场异常火爆,引来资本市场对二手市场的关注,与汽车相近的二手工程机械、二手农机自然而然成为关注重点。一些资本投资商便借此机会大举进入二手农机市场,或入股、或控股、或创办二手农机交易平台,都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厂家“借力打力”。在农机保有量非常高的情况,一些农机生产厂家的新机销售比较艰难。望眼农机市场一片“红海”,二手市场的突然升温也给了生产厂家不少的启发,于是开始关注和涉足二手农机市场,一方面希望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促进新机的销售;另一方面也通过二手买卖增加收入。
二手农机交易的难点
残值界定。类似于二手汽车,某台二手农机到底值多少钱?二手农机的残值界定,便成为一个很难评估的事。卖家希望价格高一些,买家希望价格低一些,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说最接近二手农机交易的,而且方便操作的借鉴,便是二手汽车鉴定,但是绝大多数地方连二手农机交易市场还不成熟,更别说二手农机残值鉴定人员了。因此,现实中很多交易都是按照农机的品牌、购买时间、行驶里程、作业面积、维修和外观等情况草草定一个价格,只要双方愿意,便可成交。另外,由于国内农机产品质量参差不起,使用2-3年后,残值确认更是一个让人挠头。
售后服务。众所周知,新购农机都有“三包”服务,而且多是由农机经销商提供的。用户购买的二手农机如果在“三包”期之内还好说,可以联系厂家,让厂家提供用户所在地附近的售后服务网点,由服务网点的专业人员上门维修。但是,多数用户购买的二手农机是在“三包”期之外,维修服务由谁来提供呢?如果卖二手农机的是经销商还好说,也能提供一段时期的维修服务。但是,现实中卖二手农机的多是个体农户,不可能提供维修服务,只能是再次降低二手农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