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阳光明媚,熙风舒畅,万物复苏,自然界的一切都在焕发着勃然生机,季节总是在不经意间伴随着时光的推移如期而至。
按照传统规律,农机市场应该像当下的天气一样迅速升温,可是今年春天的农机市场却彻底变脸,堪称“门前冷落鞍马稀”,与迅速升温的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唏嘘。探其究竟,以下四大因素令人深思。
一、农民不确定种什么?
自去年开始,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粮价市场接轨,作为主要调减目标的玉米价格直线下降,以种植玉米为主的东北、内蒙、黄淮海等区域用户收益明显下降,造成用户购买力严重不足,同时,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农民至今还在反复思量应该种植什么作物,反复纠结导致用户投资方向的不明确,农机购买的需求自然被搁置。
例如东北区域,整体结构调整方向基本明确:灌溉条件充足的地块由玉米改种水稻,灌溉条件一般的地块改种大豆、花生,灌溉条件相对较差和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块还是以种植玉米为主……大思路有了,但是很多用户仍在反复纠结,大规模改变种植结构,也很容易造成粮食结构失调,比如,去年下半年黑龙江出现的“稻强米弱”现象,稻谷和大米价格不对称,造成粮食加工企业停产,收购停滞,粮户手中有粮无处销售,令大家心有余悸。对于种粮大户来讲,种植结构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要慎重考证,今年不少包地大户选择了经营其他行当,致使一些区域农户的土地租不出去,优质土地包租价格也由原来的600-800元/亩落到了400-500元/亩,这种现象令人深思。随着季节转换脚步的日益临近,农时不容错过,“农民不确定种什么”的现状或许会逐渐明朗起来吧!
二、经销商不确定卖什么?
春耕备货,对于任何一个农机经销商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今年春季的农机市场却一改常态,“卖货的人比买货的人都多!”某农机大市场的一名经销商这样说,市场启动不如往年,该地整个大市场的农机商品自然比往年少得多。
今年,大部分经销商进货也遭遇了反复掂量、前后衡量的困扰,面对种植结构深度调整的现状,必须减少传统品类的货源准备,可是,农民种植什么都没有确定,进什么样的农机也就自然无法确定下来,况且,对于不少的经销商来讲,一些新型农机产品的进货来源也需要重新考察。不确定卖什么,就无法提前备货,就无法实现农机流通业务的有序运营,市场启动推迟就绝非偶然了。
三、制造企业不确定产什么?
对于农机制造企业而言,整体制造规划全部来源于市场和用户需求,战略规划可以不变,但是适时的经营规划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灵活调整的,进入3月份,许多农机制造企业的年度计划被打乱了,原因就是市场需求远未达预期。
3月份,一直以来是农机制造企业的传统旺季,春耕、三夏时节的储货战役都全部打响,而笔者在一家国内知名的企业车间里,没有见到像往年一样双班满负荷生产的景象,只是单班生产;而在几家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里,生产基本上无法正常进行;在相对繁忙的拖拉机生产企业里,主要品类集中在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但是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原因也没有满负荷生产。与之极不协调的是,由于环境治理限产,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配套企业转向工程机械等因素影响,农机制造企业面临着部件供应不足、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的考验。与此同时,在进行转型升级的中小农机企业,在产品研发改进的征途上负重前行,阻力重重。农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节奏是和市场变化密切相关的,从中微观的角度上讲,农民、农机手、经销商、制造企业等各环节的协同才能促进市场的有序发展,这个环节值得价值链上各个单元的高度关注。
四、主管部门不确定引导什么?
远观,农机市场前景依然看好,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骨感的现实里,2017年一开春,面对深度转型的市场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农业格局,农机价值链各环节原本协调的步伐变得错乱起来。
作为农机行业的助力者,农机主管部门也在积极地向着既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各种形式的展会、现场会也是接连不断,但是,效果似乎不像预想中那么明显,寻根溯源,其根本症结还是广大农户在种植结构改变环节还未完全坚定方向,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过渡。与此同时,在补贴政策肃清的大环境下,个别主管人员把“无过就是功”作为明哲保身的座右铭,工作主动性大打折扣。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农业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积极引导,也是农机行业迅速发展不可忽视的助推力量。
几点启示:
启示一、2017年,注定是农机市场深度转型的一年,传统市场发展规律必将在猝不及防中被打破,但是,预计全年整体市场发展仍处于企稳向好的范围内。
启示二、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深度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纠结、反复和不适应,但是,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各环节必须主动适应。
启示三、“让应该回归市场的回归市场,在市场竞争中重新刷新行业格局”将成为常态,预计,2017年,农机行业企业间抱团取暖、深度整合、成长和淘汰的节奏会加快。
启示四、与转型同步的,必不可少的是国内农机制造的全面升级,产品关乎任何一个企业的生死,预计,高端农机、新型农机、智能化产品等国产化进程将在近两年实现实质性进步和飞跃。
启示五、农机市场高低起伏是正常的发展规律,不能唱衰也不能激进,要客观看待,只要农机人信心坚定、方向明确,关注市场、关注用户、关注产品、关注运营质量、关注服务,全身心投入到“三农”事业中,必将创造出新的、更有价值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