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7年,中国农民到底该如何种粮?
2017-02-17   来源:   

  不能盲目改种水稻,是否可以改种小杂粮?

  吉林省松原市是我国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基地,这两年种玉米不赚钱,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就迅速增加。然而2016年春天,谷子价格下跌,春耕时很多原本种谷子的农民改种美葵等作物,到了收获季节,美葵却卖不出去了。小杂粮作为小宗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普通农民难以掌握市场行情。

  吉林省长岭县三十二村村民高春说道:“六垧地能整几千斤,去年每斤6元多,今年每斤3元多都没人要。”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艳兴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村民们就是盲目地种,一窝蜂地上,跟不上市场。我感觉到这几年做这个杂粮,尤其是今年以来,杂粮市场价格波动有点太大了。我们有时候掌握不好,高点进了整不好低点出去。”

  而目前国家还没有直接补贴小杂粮的政策,所以种植小杂粮完全是市场行为。

  政策中提到“粮改饲”、“粮改豆”,能种吗?

  同样,在内蒙古,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开始尝试改种青储玉米。然而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单兵作战难以种植青储玉米。

  内蒙古喀喇沁旗北虹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利反映:“现在国家一直在提粮改饲的补贴,将来如果有补贴的话,对我们合作社来说,帮助是非常大的。”

  实际上,国家对青储玉米等一些农作物的种植补贴等扶持措施也相对滞后。

  “一号文件”中提到“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但并不是全面开展。所以农民该种什么还是要跟着市场走,但跟着市场走也要发挥主体和区域的优势,而不是盲目跟风。

  “适度经营主体和农村合作社对市场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对市场的把握和影响非常小,如果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龙头企业,这时候农民就不用‘犯傻’了,因为他们的力量更强,所以学会‘抱谁的大腿’很重要”。宋洪远如是说。

  那么农民到底该怎么做?

  宋洪远建议到,在市场变化较大的时候,恰恰品种结构的调整要适度,哪怕某个品种不变,提高了品质就能够提高价格,降低了成本就能够提高效率;同时,促进加工转化,在延长该品种的产业链上做文章。这个时候种植户一定要稳得住,避免盲目调整。

  “一号文件”第一条提到“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宋洪远理解质和效都有两方面的含义。质,一是农产品质量,品种要好;二是供给的质量。供给的质量是什么意思?现在之所以结构性有矛盾,就是低端、无效供给多了,高端、优质的有效供给少了,要提高供给的质量就要让供给更好地适应区域性的变化。供给和需求是两方面,变化过程中需求是快变化,供给是慢变化,供给怎么样要根据需求走。

  效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业生产的效率,生产效率不提高,产品肯定没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就是农业综合效力,投入和产出要赚钱,不赚钱农民肯定也不干。

  那怎样才算是跟着市场走,什么是市场?

  市场就是农产品的供求、质量和价格信息,现在的信息平台很多,农民平时除了种地也要多上网,多搜索一下农产品的求购信息,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劣势进行改进。

  跟着市场走就是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优势和区域优势,不要盲目跟风。比如种秋葵,1个人种可能赚钱,10个人种绝不赚钱。其实,中国的很多农产品供给就存在“10个”和“10+1”及“10-1”的问题,“10+1”可能就多了,“10-1”可能就少了,就10个刚好,关键是怎么把握好10个这个点。如果能做到“人无我优,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不愁没钱赚。但别人都有了,你再跟风干,肯定是死路一条。市场就是这样无情,所以要跟随市场需求,发挥主体和产区优势来进行种植。

  结语:归根结底,市场变化大的情况下,别盲目改种,即使改种也要看准市场,抓好政策,抱好大腿再行动,平时没事多上上网,瞅一瞅市场供求。不想改种,那就少施化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在养好地的同时静待市场好转!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203336-1.html

标签:农机 种粮 如何 到底 农民 中国

上一篇:升级排灌设备促进农业节水
下一篇:2016年中国农机企业投资继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