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每逢春节过后,求职热潮来势汹汹。近日,随着职场人的返城大迁徙渐入尾声,各企业逐步回归正常运转并开始应对年后首轮求职高峰。
资料图
据58同城招聘数据显示,正月初十较除夕当天,该平台求职用户访问量增长184.42%,招聘用户访问量更是增长331.79%。而在智联招聘发布的调查报告中显示,2017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周,全国范围内求职市场平均24人竞争一个岗位。此时,新一轮求职大潮早已拉开序幕。
“得人则兴,失人则毁”,人才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升级为对人才资源的争夺,“人才争夺战”已硝烟四起,对于正处在转型升级风口的农机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人才缺失成农机制造转型升级瓶颈之一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绩。但在发展中,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且难以培养,导致高技能人才稀缺,无论是农机管理还是科技创新方面,属于学习型、模仿型、改造型的比较多,属于原创型的较少,尚不能支撑农机从“制造”到“智造”转变的需求。
例如,在无锡农机人才队伍发展中便有这样一种现状:农机职工中坚力量弱化,后继乏人问题突出;特别是高级技术、管理和复合型人才紧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为3.5%、35.1%、42.7%,与该市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配。
一直以来,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已成为农机装备行业发展的重大挑战。一些技术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高端农业装备和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导致本国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而这些都与人才的缺失息息相关。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表示,“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可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农机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
创新型人才将是农机企业的“香饽饽”
《中国制造2025》曾提出,在农业机械制造方面,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战略性经济作物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这一蓝图规划驱动着农机“制造”向农机“智造”的加速转变,同时也催生着农机企业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渴求。
2月14日上午,教育部发布由其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编制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指南》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对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顶层设计。
根据《指南》规划,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可见,未来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将是制造业人才需求的核心,当然也是农机制造人才需求的核心。
因此,推进农机制造转型升级,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刻不容缓。
编者结语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使用现代农业机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的农机化人才,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是农机制造转型的关键时期,近日这阵“就业潮”或许能给企业人才的补给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