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蔬菜收获机
相对于全程机械化的其它环节,蔬菜收获往往是劳动量最大,而成本又最高的,并且相对来讲,在蔬菜生产中,收获环节的机器最少,机收率也最低。
据行业协会的数据,国内蔬菜种植机械化率20%都达不到,收获环节就更低了,乐观估计也达不到5%。在国内,当前叶菜类蔬菜收获机械还没有一款达到实用级的,更多的还是在技术熟化和可靠性试验阶段,而国外进口的产品,虽然在国外有数十年的使用,理论上讲是成熟的产品,但在国内,由于我们小规模种植,并不按机械收获的要求种植,以及我们的种子、田间管理、农膜、油品、调试等系统的工程跟不上,所以这些产品在国内还不能直接拿来使用,也在适应性改造阶段,所以,看来国内菜农想用上高效、实用、舒适的蔬菜收获机械,还得耐心等待。
按蔬菜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叶菜类收获机、茄夹类收获机和根茎类收获机,并且每一种蔬菜植株性状、收获环境都有差异,所以通常情况下,蔬菜收获机都是专用的,比如收生菜的就收不了胡萝卜,另外从行走方式上又分为牵引式和自走式、悬挂式等。
国内有一些厂商已经率先进入了这个领域,比如湖州某家农机企业正在开发一行包菜收获机。
当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种植大国,全世界60%的蔬菜在中国种植,同时全世界60%的蔬菜消费也是在中国,所以说中国既是一个蔬菜种植大国,又是一个蔬菜消费大国,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急需且迫切,而解决收获难问题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首要问题,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进口设备交付菜农使用,同时将有大批企业开始进入蔬菜收获机械行业。
三、残膜回收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拿地膜这种农资来说吧,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却相当大,不仅能提高地温、保水、保肥,而且还能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农产品更卫生清洁。
在十几年的普及期内,地膜为国家贡献粮食何止万千,为农民增加收入何止千万?但大量使用地膜也有一个负作用,即地膜残留,也叫白色污染。
据统计,我国农膜每年残留量高达四十多万吨,残膜率达20%-40%,比如新疆棉花种植农膜残留率25%,并且如果不清理干净,每年会累堆在地里,直至不能种植。
农膜残留负作用多多,水分渗透率下降,土壤含水率下降,出苗率降低,作业机具缭绕且无法正常作业,更可怕的是,国内使用最多的地膜都是非降解的,完全实现降解需要200年,解决的办法有多种,但利用残膜回收机进行及时回收效果最好。
早在2016年有消息说,农业部委托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在新疆地区做残留农膜农机具的试验,据说后期农膜回收设备将成为农机补贴的重点支持方向之一,通过2017年初农机化司相关领导的讲话里坐实了这种猜测,预计2017年北方地区甘肃、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重点推广残膜回收设备。
残膜回收有三种农机:搂集型残膜回收机、筛土型残膜回收机、捡拾型残膜回收机。
据笔者的调查,当前生产残膜回收机的都是位于甘肃、新疆、陕西等地的小微企业,大企业还没有进入。
预计2017年随着农机补贴政策的重视,残膜回收设备将成为热点,1月份山西省出台《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预计后期北方的省区都会在农业和环境保护两个领域出台关于农膜回收的法规和政策,农膜回收将会成为一个产业,后期将有大企业陆续进入,行业竞争将趋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