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作业,时代的产物
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率提升,夏收、秋收时间缩短,而目前农机购置成本却很高,国产价格基本在10万以上,国外品牌动辄百万,一旦闲置将是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涌现了一批批的跨区作业农机手,他们从南到北,利用收割时间差,保证全年有一大半时间农机在正常使用或者说是在赚钱。
但是,跨区作业时找活干是个大问题,信息不对称、农机扎堆、天气原因、人为原因都是赚钱的关键,一不小心就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路费都赚不回来。
照片拍摄地点:沪霍线西安-南阳段
照片拍摄时间:2016年5月17日
一位机手从西安去往南阳,堵在了沪霍线丹凤县-商南县这一段
面对以上的种种情况,2016年涌现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撮合种植户与农机手之间的交易。
在模式上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做围绕农机应用的垂直生态圈,为农机手提供免费服务,从种植大户的作业订单、客服的一对一指导、跨区作业路线图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在盈利模式上探索农机配件销售,此类平台目前仅e田科技一家。据e田科技官方数据显示,有14万种植户、9万农机手的注册用户,且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成为2016年风头最劲、发展最好的一家互联网+农机平台之一;另外一类,则是以提供跨区作业服务为主,为农机手找活干和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与农机经纪人合作,协助其寻找田地,根据相关报道,有平台收取作业费的10%作为服务费用,以此类模式为主的平台主要有“农机直通车”、“帮农忙”、“农活帮”等。
没有剧烈的撕痛,哪有完整的愈合?
粮食价格持续走低,长期依赖进口,很多种植户甚至处于亏损局面,投入的人力物力与收入完全不成正比;而农机手的生存状况前面提到过,条件恶劣、风餐露宿、食不果腹。
面对如此的状态,在探索农业服务领域新模式的同时,是否应该再从机手作业服务中抽取佣金,是否应该强化与土地经纪人的联系,是否应该让机手直接对接种植大户从而降低农机成本,这些都是亟待规范和破解的难题。
也许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让种植户与农机手实现直接的对接,省去经纪人这一道环节,让信息实现对称。平台收费模式是不合理且不可持续的,国家应该对这些平台有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e田科技运营总监崔功振表示,在2017年,e田科技将一如既往的为农机手提供免费的作业撮合服务,并为农机手配备专门的客服小秘书用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线下建立e田驿站供农机手跨区作业时休息“。或许e田一系列的免费服务能够让机手在三夏三秋中受益。
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改善农机手的生存环境,这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迫切需要改善的问题。顺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农业服务公司应该意识到不合理的模式会被淘汰,适时的的模式也应该不断的进化以便适应中国农业未来更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