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最低收购价”加剧全球麦市供应过剩?这“锅”中国小麦不背
2017-01-1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国内麦市供需“紧平衡”消费增速高于供给增速

  随着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和支持保护政策日益完善,2003年以来,中国小麦产量稳步增长,市场供需形势由产不足需转为基本平衡、丰年有余。2004年至2015年,中国小麦产量由9195万吨增长至13019万吨,连续12年增产,同期小麦消费量持续增加,2011年以后跨过1.2亿吨的台阶。从未来形势看,中国小麦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据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小麦消费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将增至13263万吨;而小麦产量受种植面积略降影响,增速低于消费增速,预计到2025年为13279万吨。

  近年来,中国的小麦进口基本稳定,2014年以来每年保持在300万吨左右。这既为小麦出口国提供了可观的出口机会,也没有对粮食净进口国造成威胁。可以说,中国的小麦进口对于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均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小麦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近年来还出现下滑趋势,由2011年的33万吨下降至2015年的12万吨。

  国际麦市供需过剩俄、澳、欧盟等出口扩张

  2013/14年度以来,受前期高粮价刺激,全球小麦产量连续四年保持在7亿吨以上,2016/17年度更是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小麦市场产大于需,库存增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6年10月份预测,2016/1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将达7.42亿吨,同比增1.2%;消费量7.31亿吨,同比增2.1%;产量大于消费量1190万吨,期末库存2.34亿吨,同比增3.7%,为2002/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消费比32.1%,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国际小麦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当前国际小麦市场供需宽松乃至过剩,主要是俄罗斯、澳大利亚、欧盟等出口国家(地区)增产较多、出口扩张引起的。2015/16年度,欧盟、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分别占全球小麦贸易量的20.1%、14.8%、12.9%、12.3%、9.4%,五个国家(地区)合计占69.4%。近十年间,全球小麦出口量年均增速4.1%,累计增加5800万吨,俄罗斯、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四大出口国(地区)对出口量增加的贡献分别为30.8%、22.5%、21.8%、9.3%。中国虽然是小麦生产大国,但近年来一直是净进口国,将全球小麦过剩归因于中国,缺乏事实依据。

  “保底价”三年不变市场机制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在发达国家具有较长的历史。中国自2004年开始陆续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对稳定生产和市场、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小麦产量连续多年增长、市场供需由偏紧到基本平衡的形势下,中国适时对最低收购价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2014—2016年,虽然小麦种植成本仍在刚性上涨,但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连续三年保持每斤1.18元的水平。据调查,2016年六个主产省小麦亩均亏损10.8元,继2013年后再次出现亏损。在主产区农民种小麦普遍亏本的情况下,保持2017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不变,释放了积极稳妥的政策信号,既要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粮食生产的“保底”作用,又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坚持并不断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小麦生产实际做出的选择,对于稳定农民种粮信心极为重要,对于保障占全球19%人口的大国口粮绝对安全极为重要,同时也有利于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小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202476-1.html

标签:农机 中国 过剩 供应 加剧 全球 最低收购价

上一篇:农机装备业迎政策红利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将提高
下一篇:创新,农业发展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