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VS创新,市场细分,产品为王
纵观农机市场近10年的发展历程,在政策拉动、市场刚性需求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内农机市场一直保持了超常规发展;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这一年,市场运行节奏放缓初显,整体销售规模略增,但是利润出现了下滑;2015年出现小幅缓冲,今年则进入转型深水区。在竞争形态上,国内农机市场在经历了全民营销时代后,市场细分程度越来越高,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聚焦在“产品”这一基础载体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围绕着产品进行创新,才是引领发展的最有力武器。固然创新途径不一而足,但是以下三点供业内所有人士思考。
第一,技术创新,“一招鲜”才能吃遍天。众所周知,当今的国内制造业,已经不再缺少营销手段,而是缺少研发、设计以及高端制造工艺。就农机制造而言,目前,高端化、尖端智能化产品皆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农机体量虽然规模大,但是整体水平却处于中低端层次,导致竞争力不足、综合价值不高和利润空间不够,此凡种种弊端显示出国内农机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等环节投入不足。时下,称得上民族工业制造脊梁的华为,之所以能够称雄全球,与其技术研发投入是分不开的。据财报显示,华为2015年研发投入596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15%,较2014年投入增长46.1%;根据统计,从2006年以来,华为研发投入每年保持阶梯式增长,累计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同时,华为在世界范围内设有16个全球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多达7.9万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5%,近年累计申请了52550件国内专利和30613件外国专利,专利申请总量位居全球第一。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在农机制造领域,超大马力拖拉机智能操控技术、高端打捆机的打结器制造技术,超大功率发动机的装配工艺、半喂入水稻机的装配加工工艺等等,这些被国外垄断的技术给相关企业带来的价值是超乎想象的。因此,国内农机制造企业应该积极借鉴华为经验,扎扎实实在技术、工艺研发上加大投入,向尖端、精益制造冲击;农机管理及专利保护等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专利技术的保护力度,加大对抄袭、模仿、粗制滥造行为的严惩力度,让科技付出得到有效保护,转化成有效的壁垒和门槛。令人欣喜的是,国内规模制造企业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冲击,如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PL2304大马力拖拉机,具备了国际一流品质并赢得了市场认可,其他一流企业也逐年加大技术投入,越来越多的新品陆续问世。
第二,私人定制,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业内普遍认为,产品关乎企业生死。对于农机企业来讲,产品就是生命线,品质就是硬实力;如果产品不过关,即便价格再低、营销手段再强、服务再完善,也难逃被用户所摒弃的下场。与此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细分程度增强,“单一产品型号天下卖”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用户将眼光更多地聚焦在产品适应性、智能化、舒适性上。比如,玉米收获机械,吉林和辽宁的种植垄距就不一样,需求的产品也不一样,产品不适应农艺种植习惯就无法使用;再如,常用的旋耕机,中原区域和内蒙区域用的产品幅宽、挂接都不一样,必须区别考虑;再如,用户愈加关注产品使用舒适性,目前不安装驾驶室的产品销量锐减……所以说,农机产品投放必须因地制宜,必须与目标市场农艺、土质、作业习惯等诸多要素相适应。在此基础上,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多种配置和选择,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甚至能在提供基础型产品上,实现个性化“私人订制”,按照用户需求订单式生产用户心仪的产品。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将最大程度地吸引用户的眼光,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三,综合服务,培训、指导、维修一个都不能少。从中联重科的“1+N+10N农机服务直通车”直通到田间服务、雷沃的“全心为你”智慧服务到一拖倾心打造的“金色服务”,都称得上农机业内数一数二的服务品牌,为相应的企业产品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无可厚非,农机产品作为机械品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故障,有故障不可怕,怕的是修不好、服务不及时,因此做好农机服务就尤显重要。举一个案例,KT企业为了推广一款新兴农机产品,在对产品进行充分作业验证、改进、完善的基础上,采取了四步走的全过程服务模式:第一步,销售季节到来之前,对经销商进行产品卖点、基础使用、保养维修知识培训,提升渠道对产品认知度;第二步,用户提机时,对操作者进行用前实地安全使用、保养、简单故障排除培训;第三步,作业过程中,与用户建立网上指导沟通平台,定期提醒相应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指导;第四步,对于用户排除不了的故障进行上门维修服务。同时,该企业要求服务人员上门解决同一故障不超过两次,服务人员服务过程中,采取公司后台技术人员网络指导和服务队长负责机制,确保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看似简单的四步走,包含了售前、售中、售后的全程服务,由于该企业产品质量过硬,再加上服务有效性较强,产品很快在市场站稳了脚跟,赢得了用户青睐。服务,是一个心与心交流的过程,有效的服务是贯穿于用户作业全过程的,是设身处地为用户作业保驾护航,口号喊得再响,也比不上“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助力其作业挣钱”来得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