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 黑龙江宾县常安镇营口村营口屯农民杨成发家的科学储粮仓。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摄
下图 农民售粮车在吉林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门前排起长龙。 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摄
编者按 今年是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在东北三省一区实行多年的玉米临储政策改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一被外界称为“玉米市场化”的改革举措,在年终岁末迎来玉米收购旺季,新的玉米收储制度实施情况如何备受社会关注。
严冬季节,《经济日报》记者深入黑龙江宾县、肇东市、庆安县,吉林榆树市等玉米主产区调研,针对玉米市场化改革给农民收入、玉米购销以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与变化,采写一组《农民种地亏损怎么补》《玉米收购的担子谁来扛》《玉米“一粮独大”正在改变》系列报道,详细介绍东北地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创新经验,客观分析玉米收购新政在落实中还需完善的不足之处,以飨读者。
补贴在手,卖粮不慌
身材敦实、皮肤粗糙,额头上的抬头纹一道深过一道,37岁的杨宝臣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老成。杨宝臣是黑龙江省宾县常安镇营口村的农民,常年靠种地养活一家7口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家种了92亩地,其中70亩是流转来的,全部种上了玉米。
“去年玉米每斤能卖1元,今年虽然还没卖,但市场价已经只有0.7元了。”说起玉米价格的走低,杨宝臣并不太担心,因为他刚刚拿到了政府发放的1.5万多元玉米生产者补贴。今年行情虽然没有去年好,但如果按照每亩生产玉米1000斤计算,加上补贴,相当于1斤还多卖0.15元,每亩收入又增加了一些,“挣个两三万元没有问题。”
像杨宝臣这样的情况,在黑龙江比较普遍。
2016年,国家发改委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东北三省一区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这意味着实行多年的托市收购画上了句号。
今年进入市场的玉米,前期价格不甚理想,11月,黑龙江的收购价格在每斤0.68元至0.70元。“农民收益面临损失。”黑龙江省粮食局局长朱玉文说,要保障农民种粮收入,托住农民种粮信心,及时、精准、合理的玉米生产者补贴是关键。
早在今年6月,财政部就出台了《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在体现“优质优价”、对各省区亩均补贴水平一致的前提下,中央财政将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拨付至省级财政后,由各省区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方案。
为督促地方落实玉米种植补贴,黑龙江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缪新宇最近忙得近乎脚不沾地。“黑龙江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种粮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粮价下跌损害了农民收益,补贴下发得越快,农民越早得到安慰。”
今年黑龙江补贴面积共计9661.57万亩,按照省政府要求,全省统一补贴标准,每亩153.92元,补贴总额148.72亿元,缪新宇说,到11月底,补贴资金基本已发放完。
吉林省则对市县补贴额度的核定,是按照各市县玉米产量和播种面积各占50%的权重来测算,依照这一算法,榆树市每亩能补贴160.07元。榆树市副市长高洪洲说,这既可以让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倾斜,同时又兼顾了玉米生产者的利益。
“以往种植补贴都是给承包户,今年是谁种地,谁拿钱。”高洪洲说,玉米生产者补贴明确了补贴对象为实际种植者,与承包户相比,实际种地的人直接面对市场风险,承担种地损失,给他们补贴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兜里有钱,卖粮不慌。拿到补贴的农民,面对走低的玉米市场价格,内心从容不少。营口村杨成发刚拿到了1.5万多元的玉米补贴,用他的话说,足以过个好年。自收完粮后,杨成发将玉米全部搬上玉米篓子,等着自然风干。“不着急卖,储粮架通风好,不霉变,明年卖干粮可以卖个好价钱。”
“宾县农民一手拿着补贴,一边科学储粮、伺机卖粮。错开卖粮高峰,能最大限度收获利益。”宾县粮食局副局长邹本伟说,补贴虽不能让玉米回到临储价格,但农民至少不会亏损,算起来还有盈余,对稳住农民种粮信心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