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发展机械化,领跑全省市县
11月20日,省农业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发出《关于实施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的通知》。据了解,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实施范围是岳阳、益阳、常德三市所辖县市区(含农垦管理区)及长沙市望城区,由省财政投入2亿元引导资金,在洞庭湖区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
12月9日,我们来到位于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实地了解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实施范围重点市(县)发展情况和区位优势。该市地处湖南省北部、益阳市东北部,以沅水归宿之地而得名。全市总面积2177平方公里,总人口76.8万人,西南有绵延丘岗,北部是冲积平原,东南多芦荡沼泽,呈现“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的湖乡地貌特征。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享有“洞庭明珠”、“鱼米之乡”的美誉。耕地面积86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124万亩,油菜播种面积52万亩,是全国粮油生产大市(县),1995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区。沅江市农业科技园是湖南省五个省级农业科技园之一,也是湖南省唯一设立在县级市的省级农业科技园。
近年来,沅江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机械化建设,农机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粮油生产机械装备得到较快发展,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迅速发展,农机修理、供应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成为全省农业机械化大市(县)。沅江市农业局局长邱未来介绍,目前,全市大中型农业机械拥有量7628台,其中拖拉机达2870台,谷物烘干机达180台,水稻插秧机达602台,联合收割机达3941台,油菜直播机达22台,高效植保机械13台。农业机械装备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的好势头,农机经营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日益增多。农机化发展由家庭自用向开展社会化服务转变,农机服务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今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5%,其中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7.43%,水稻耕整、栽插、收割、植保机械化水平分别达100%、25.8%、100%、100%,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5.5%,油菜生产耕整、收割机械化水平分别达100%、75%。同时,全市农业血防“以机代牛”达100%,耕作机械拥有量大,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生产条件得到空前改善,机耕道建设覆盖了所有镇、村,大中型农业机械都能下田作业,机耕道通达率在80%以上。
沅江市农机局局长张卫东告诉我们,截至今年11月,该市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有55家,其中进入湖南省“两个百千万”工程的有27家,四季红镇根固农机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农机跨区作业的规模、范围、领域不断拓宽;承包作业、订单作业、电话预约作业等服务方式越来越多,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从省农机局会议了解到,2015年,全省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8.4%,油菜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50%。而沅江市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7.43%,水稻耕整、收割、植保机械化水平均达100%;油菜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5.5%,油菜生产耕整、收割机械化水平分别达100%、75%。由此可见,沅江市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超出了全省平均指数,大部分农作物生产耕作收割实现100%机械化作业,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勇探索:示范引领,助推全程机械化
今年,我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要求,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出台了全国第一部省级农业机械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农业机械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并相继发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通知》《关于实施洞庭湖区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的通知》,全面统筹布局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推进水稻机械化插秧、高效植保、烘干环节和油菜机械化直播、收割、烘干环节,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和配置农机具,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化技术,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切实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有力的装备支持。
同时,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要求,持续实施“农机千社扶持工程”,到2020年,全省财政扶持建设5000家现代农机合作社。通过优先安排购机补贴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强化信贷支持、吸纳社会投资、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把现代农机合作社打造成最具实力最有活力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沅江市委副书记、市长谢君毅告诉我们,该市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真理贯穿到发展农业的实践中,以建设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为引领,积极探索稻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大力创建现代农机合作社,重点支持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具购置,建立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组织保障措施,全面服务“三农”。
该市加大对全市农机经营主体在示范推广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扶持力度,对其购置项目实施重点机具实行累加补贴、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实行作业补贴、上门技术服务,在草尾镇、南大膳镇、琼湖街道等12个镇街选择12个现代农机合作社(或农业经营组织、种田大户)建设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开展稻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以水稻机械化插秧、高效植保、烘干、油菜联合直播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为重点,选择2个示范基地进行对比试验、探索最优工艺路线、作业规范、服务方式、机具配套方案等机械化生产模式;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全面调查研究,编制技术要点、认真落实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宣传培训、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措施。计划重点创建22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同时通过作业补助、累加补贴、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引导现代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区域内农机作业任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