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国农机工业逐步完成了由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到新常态的软着陆,并逐渐构筑了一个较为牢固的底部。今年前8个月,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温和增长就发生在这个大背景下。
资料图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利润增速下滑
我国农机市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变数陡增,许多子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譬如拖拉机市场,小麦、玉米收割机市场,农机具市场等。这些既包括国二国三升级、农机单台补贴额度下调、粮食价格下跌等宏观因素影响,也包括市场需求热点的转换、部分市场趋于饱和、一些市场内生性动力不足等因素。但农机市场下行并没有改变农机工业的运行方向,前8个月,农机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并不难看。
从前8个月我国农机工业运行看,两个特征较为突出:主营业务稳健增长,利润增速明显放缓。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2463家规模农机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22.69亿元,利润171.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9%、8.3%。从增速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期小幅增长0.09个百分点;利润增速明显下滑,累计下降3.45个百分点。从2014年至今的三年增速变化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由去年下滑3.55个百分点到今年增长0.09个百分点,说明整个农机工业在经历了2014年的低迷之后进入较为稳健的增长通道。
2015年,结束了我国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10余年的两位数增幅,进入个位数增长时代,进入新常态。回顾近7年来主营业务收入走势不难看出,自2011年,增幅逐年下滑,增速明显放缓。预计全年增幅或将保持在7%左右,今后一个时期,个位数增长或将成为农机工业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农机主营业务收入同比走势不同的是利润走势显得跌宕起伏,尤其近两年表现较为突出。在2014年利润增幅出现1.06%的负增长之后,去年强势反弹,同比增长11.75%。但这种增幅是建立在2014年小幅下跌形成的“洼地”基础之上的,今年的8.3%增幅较为客观的反映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利润水平。
今年利润增速趋缓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热点市场出现大幅度下滑;第二,企业消化库存爆发的价格战;第三,补贴单台额度下调;第四,农民购买力下降,讨价还价能力增强;第五,部分区域小型机械市场抬头。以上因素从不同侧面挤压了利润增长的空间。
成本上升市场风险管控加强
我们从前8个月的农机工业经济指标成绩单中还能读出:农机工业成本上升,企业明显强化了对市场风险的管控。
企业为强化内部管理和市场风险控制,加大管理力度,从而推高农机工业主营成本。统计显示,截至8月末,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支付主营业务成本2603.24亿元,较之去年同期增长7.08%,增速上扬0.57个百分点。
今年农机企业普遍面临着库存高企、消化国二机型等现实的市场压力,市场深陷激烈的竞争漩涡。许多企业纷纷祭出各种营销招数,直接促成三方面增长。
一是销售费用增长。统计显示,1~8月,企业支付销售费用88.44亿元,较之去年同期增长6.37%。
二是应收账款增长。今年受农机补贴影响,一些企业出于促销需要,推出包括分期付款、租赁等促销措施,推高应收账款。统计显示,8月末,累计实现应收账款399.66亿元,同比增长5.93%,增速上扬1.11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增速上扬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企业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
三是负债增长。市场风险加大,直接促使企业减持负债。前8个月,规模企业累计负债合计1386.96亿元,同比增长0.54%。增速下挫8.56个百分点。这是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同比增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预示着许多企业在市场变数增多的情况下,为减少负债风险,减持负债金额所采取的必要管控措施初见成效。
从管理费用指标看,市场风险管控明显强化,突出表现在企业压缩管理开支成效显著,管理费用增速大幅度下挫方面。统计显示,截至8月底,规模企业累计支付管理费用120.56亿元,同比增长6.6%;较之去年同期增速下挫1.1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