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的风景
数十年来,农机行业的发展轨迹与机械行业几乎一脉相承,长期禀承追随战略和多层面的投资强度,使制造能力迅速实现了体系性的规模优势。由于农机行业的特殊性,包括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整个制造体系的发达程度,使之不得不长期处于价值链底层,并被隔离于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制造技术之外;习惯性的过度竞争、跟风模式,几乎使企业丧失了研发新产品的意愿和能力。曾经的奇瑞重工20多亿元的年销售额,利润仅为1000多万元。如此市况,企业难以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农机补贴”几乎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参照物和动能。
在机械工业领域,农机行业最早进入充分竞争模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包括约翰迪尔、纽荷兰、久保田、洋马、井关等一大批外资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它们以大型化、高品质产品,迅速将国内企业压制于中小型的低端产品领域。在水稻收割机方面,久保田、洋马的半喂入式自走收割机长期占据着国内同类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即使久保田并未引进其高端配置产品,但时至今日尚没有国内企业可以在这一领域与之匹敌。在300马力以上拖拉机方面,约翰迪尔、纽荷兰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尽管如此,改革开放后,在技术与制造方面处于弱势的国内农机行业,在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选择了类似“放弃大路,占领两厢”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农机还算得上是一个富于激情,有创新力,勇于探索和尝试新事物、新模式的行业。
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后,追随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农机行业曾提供了大量适应当时用户购买力和生产水平的产品。“S195”、“小四轮”、“农用车”、“新疆Ⅱ”、“玉米收获机”,每类产品都曾成就过几多豪强:常柴、扬动、山潍拖、新乡一拖、福田、时风、飞彩、中收、雷沃、大丰、国丰、奇瑞重工等等。农机行业为推进粮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为促进农村经济的活跃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将这些适用性产品迅速推入“红海”之中。在这一过程中,除去不断地以“新人换旧人”外,在强化薄弱环节农机装备研发,以高新技术、高品质产品打造拥有影响力的品牌农机方面并未有实质性进展。曾获小四轮拖拉机惟一国家银牌奖的山潍拖、曾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小四轮拖拉机销量第一的新乡一拖等许多当年的强势企业,如今只能留存于业界的记忆中。
盘点行业的留存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由此始建八机部,有了“中将部长”,农机行业高规格起步。
经历“黄金十年”,同样达成了全球产能、市场规模第一的目标,尽管90%以上的装备集中于中低端领域。
2004年以来,国家通过转移支付,采取补贴形式向农机行业持续投入1600多亿元的农机购置资金。
但在一个浮躁的环境中,农机行业同样无法超越历史的局限。“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装备产业通病难以避免。“专、精、特、优”的企业与产品稀缺。行业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面对需求新变化,技术、人才、资本严重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残缺不全。
当前,全球制造业创新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创新载体从单个企业向跨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网络转变,创新流程从线性链式向协同并进转变,创新模式由单一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转变。基于此,农机行业若要在竞争中获得主动,留住自我生存及发展空间,有必要从根本上摒弃习惯了的“跟随模式”,以战略性思维最大程度地挖掘内在潜力,更加广泛的整合、利用外部有效资源,进而重新构建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