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大于天 责任重如山
2016-10-12   来源:农机360网《农机新观察》   

  导语:在很多生产企业的宣传栏上都能看到类似“产品质量无小事,安全大于天”的宣传,这些宣传标语对于多数企业能起到警示作用,但是对于有些企业怕是毫无用处。现实生活中由于质量问题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时常发生,生产企业到底如何对待产品质量值得探究。

  日前,质检总局印发《关于2016年第3批童车等31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了第3批国抽不合格企业名单。记者发现,在本次抽查中,涉及到农业机械的问题主要有铡草机的安全要求和动(定)刀片硬度不合格、微耕机的刀片/主传动操纵机构不合格、植物保护机械的密封性能和液泵过载保护不合格等。植保机械,在集中产区浙江省抽查了61批次产品,3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抽查合格率高于本次抽查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让人深感不可思议是,四川哈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微耕机产品抽查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抽查。为什么要拒绝抽查?存在问题可以逃避吗?

  答案自然是NO!市场不允许,购机户不答应,质检总局更不答应,绝对不会纵容回避拒绝抽查的企业!相比抽查出来的不合格产品来说,企业拒绝抽检的行为后果恐怕更严重。也就是说对待抽检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只需按规定作一般处罚,而拒绝抽检的行为则要接受从严处理。面对质量问题,农业机械企业不能简单回避了之,而应迎难而上。

  办法总比问题多,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了问题却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国抽中存在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应按照《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后处理工作规定》作相应整改工作。然而,整改过程中,这些企业是不是应该反思呢?没有被抽查出来的企业,是不是也应考虑如何提升农机产品质量?

  直面问题:国产农机产品质量有待改善

  事实上,一直以来,农机产品质量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农机制造企业的一个大问题。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和使用大国,但90%以上的国产农业装备为中低端产品。中国制造企业面临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服务增值的战略机遇,中国制造企业也必将再次经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洗礼。国产农机产品与国际上知名农机品牌有很大质量差距。不少国产农机产品是“爱出毛病”的代名词,很多农民用户也对此无可奈何,宁愿多花钱购买国外农机产品。农机产品质量关系到农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大型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倾向购买进口机子。黑龙江省铁力市九河泉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兴对此也有苦衷,“国产收割机能用但不好用,比如粮食在收割时损失严重,用进口多一些”。这家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9月,是当地最大的现代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120多台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其中既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真正展示了大型农机具专业化、兵团化耕作优势。中国农机化协会会长刘宪告诉记者,去年农业部部署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行动的两个主攻方向之一是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换句话说,就是要提升主要粮食作物全程农业机械的质量。现实情况却不一样,农作物植保环节机械化程度相对薄弱,农药残留较严重,植保机械的发展空间较大。

  事实上,国内除少数几个大的农机企业有一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外,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而在国外,农业机械自主创新主要依靠企业。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张华光在谈到我国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时表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农机企业缺少自主研发机械的能力,而且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缺少互动,联系不紧密。” 国内“一抄二改三复制”的山寨做法必将不能长久,这样的企业最终也将在大浪淘沙般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研发时缺钱怎么办?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提升产品升级

  农业机械质量如何提升?这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当务之急。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去年全国农机化会议上告诉记者,研究制定生产需求与农机科研导向目录,探索实施新产品补贴,加强“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中高端农机装备中试熟化,促进产业全链条装备技术集成配套,有效推动主要环节机械由“能用”向“好用”升级。

  在生产企业自身研发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最近,农财两部出台对新产品补贴试点的意见,同意浙江、福建、湖南省开展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对试点资金规模实行双控,即不超过试点省年度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总规模的10%和资金量2000万元。在农机产品创新和转型升级过程中,质量应放在头等位置。该政策的出台,直接有利于国产农机产品创新,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产品质量管理要落实到位

  农业机械产品上市销售之前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企业的新产品创新研发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新产品试制成功之后的生产环节。生产过程中,生产企业要严控产品质量管理。前不久,笔者参加亚澳(南阳)农机公司现场开业典礼,参观工厂时发现公司不仅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试车跑道和检车线、自动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还对焊接工艺和电涌涂装技术非常重视。亚澳(南阳)农机公司总经理史炳哲说,公司引进日本精益化生产工艺、管理理念,只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高标准。

  一拖(洛阳)柴油机的产品工程部部长黄幼林在“2016年玉米及青饲机械发展研讨会”上提到,新产品必定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是一个不断试验与改进的过程。比如,一拖(洛阳)柴油机发现国三产品在前期试验中存在燃油系统、电器系统与散热系统以及整机匹配方面的问题,但是经过春耕与夏收两个作业季的检验与改进,多项田间实验与标定,解决了这些问题。

  因此,对于农机生产制造企业来说,产品质量不是靠标语或运动抓出来的,也不是靠售后维修服务这种亡羊补牢的办法来保障的,而是要增强研发能力提高产品制造标准,提高零部件制造技术工艺水平,提高农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水平来保障产品质量;要建立互联网思维下的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严格管理把质量意识贯彻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用匠心打造好每一台农机产品。

  当然,产品质量主要的责任人是企业,但是政府也不能回避监管之责。因此,农机的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在对企业开展调查时必须严格遵守《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等法规,不能仅听一面之词,在质量调查时要兼听生产者和使用者多方意见,扎实开展适用性能调查;同时重视每一个农户关于农机质量的举报投诉问题,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版权声明:农机新观察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95490-1.html

标签:农机 责任 大于 产品质量

上一篇:产粮大省竟现“买粮难” 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
下一篇:突破农机行业非标准化藩篱 蓄力产品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