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膜行业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高速发展,如今生产应用量已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薄型化农膜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我国农膜行业仍然存在着中小企业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这与我们世界第一的称号不相符,也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要求。当前亟需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制造水平。“十三五”期间,农膜行业将进一步加快功能化进程,全面推动农膜产品上台阶。
资料图
发展空间广阔
农膜行业快速发展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抗灾能力、实现农业稳产高产、促进种植业结构优化、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对于我国可耕地少、自然条件差的状况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作为现代农业重要标志的农膜开发应用,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中央1号文件做出了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决策,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膜发展空间越来越大。2011年党中央提出“生态高质农业”的新目标,生态高质农业就是充分应用现代及未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以及新信息、新生物技术等武装起来的农业高新技术体系及生产模式。这无疑对农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也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农膜产品门类齐全,是世界上薄型化农膜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其具有长寿、流滴、保温、消雾、防菌、转光、高透光等功能的各种单层、多层复合棚膜、流滴、除草、增温、降解、防虫等功能的地膜,日光温室、蔬菜、瓜果、花卉、烟草、棉花、青贮等专用农膜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不乏具有中国特色、适合国情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产品,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农膜产品结构得到一定优化,功能性农膜产品已占农膜总量约60%。作为塑料加工行业的重要品种和支柱之一,为国家的塑料加工业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为了更好服务生态高质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落实“十三五”农膜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发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引领,保证、支撑作用;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牢牢把握“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技术发展方向,全面推进产业升级。
农膜行业“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把坚持功能化发展方向放在重要、突出位置。这是农膜产品迈上高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农膜行业提升产业素质、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农膜行业迈向高技术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农膜行业是从简单吹塑工艺起步,生产地膜,用于保温保墒,解决农产品季节性供给。目前农膜已开始向充分、科学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水果、蔬菜质量和品质,发挥光肥、光药作用的方向发展。要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必须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必须坚定不移创新发展。
中塑协在“十三五”规划中把“生态化”作为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个方面。生态化是指利用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如植物纤维和淀粉等物质,开发有机酸、多元醇等生物基材料,生产生物质分解塑料,进而开发生物基塑料,这对农膜行业尤为重要,生物质降解地膜就是“生态化”的充分体现。
“十三五”期间,农膜行业要在瞄准功能化方向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农膜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这里我想重点强调几点:
———开发更多长寿、高强、耐老化、高透光的农膜原料和高端棚膜的开发。如在成功应用茂金属聚乙烯(mPE)基础上,开发更多系列产品;加快PET回收改性及应用等。
———加快光谱匹配程度高、荧光衰减与农膜寿命同步的转光剂的开发,为转光大棚膜、转光保温地膜、转光反光地膜等专用功能膜生产,为充分发挥肥效、药效功能提供可靠保证。
———农膜表面自洁技术。
———功能涂复液的开发和应用。加快农膜超薄涂层涂布设备生产,加快高效、节能、智能化多层共挤设备的开发,为农膜行业提供装备技术支撑。
———探索和解决生物降解地膜的可控性,即降解有效使用期,控制降解时间和强度,同时降低成本。
农膜行业小企业多、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因此借力发展、借智发展,大力推进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是农膜行业实现功能化目标的必由之路。
随着新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快速发展,传统行业的纵向与横向边界、产业边界、区域边界正在加快突破,产品研发设计作为技术商品化渠道作用已被广泛认识,在此背景下,创新研发和设计模式,通过“众创”加快研发,缩短研发周期,通过最新科技成果的集成加快新产品设计,这是新产品研发和设计的一条快速通道,这对功能化农膜产品开发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