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无人机飞向田间还有多远?
2016-09-16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近两年,农用植保无人机渐热,各地演示活动不断,山西省不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都对这种方便实用的高科技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然而,面对这一新鲜事物,不少农户却对无人机望而却步。

农业无人机飞向田间还有多远?.jpg
资料图

  进入7月份,全省范围内雷雨天气较常年偏多。再加上高温天气,就形成了高温、高湿的气候生态条件,导致了玉米粘虫大面积发生,并重于往年。

  在平陆县一家合作社复播的2000多亩玉米地里,农委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发现不少叶片上都有残食缺口,每株玉米上都有两三个粘虫,最长的有6公分,有的还正在啃食玉米叶片。当地合作社调了两架植保无人机进行喷洒。“杀虫率可达80%以上,加上机防速度是人工的40到60倍,合作社的2000多亩玉米在3天内可喷洒完毕”。平陆县农委植保站站长朱强介绍。

  近日,山西省农机局联合省农业厅开展了农用植保无人飞机专项统计工作。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农用植保无人飞机拥有量近70台,作业面积达到1.35万公顷。

  田间飞来植保无人机

  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韩岭乡北村一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地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笑声和机器的嗡嗡声。一架黑色农用植保无人机正在来回往复地喷洒农药,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种植户则悠闲地躲在树荫下看着无人机飞来飞去。

  “看,又飞起来了!”补充完农药的无人机再次起飞,时而快速前行,时而缓缓转弯……在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下,无人机做完几个“热身动作”后“安静”了下来,在距离地面两三米的空中开始喷药作业。在场的人们都仰着脖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无人机。现场的南郊区农机局技术员贾建春说,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这个型号的无人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与传统人工喷施相比,植保无人机喷药具有效率高、节水节药、喷洒均匀、节省劳动力等优点。  无人机的话匣子一打开,贾建春满脸都是兴奋。据他介绍,为切实提高全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2015年,区农机局选择普天友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农用植保无人机项目试点单位,资助购买了一架13万元的农用植保无人机。随后,普天友合作社派出两名技术员去厂家学习操作技术,今年农用植保无人机正式投入到田间管理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到目前,农用植保无人机已完成飞防实验任务1000亩,其中进行玉米和葵花病虫害防治950亩,喷洒玉米除草剂50亩。通过实验对比,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原来用拖拉机带喷药机作业每亩成本为30元,现在用无人机作业仅需20元,并且避免了对耕地和农作物的破坏,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这时,一旁的种植户也都围拢过来。大家说,如今的农机设备越来越“高大上”,无人机十来分钟就完成20亩的作业量,换成人工,4个人就算忙上一个小时也完不了。原先玉米发生病虫害打药防治难度大,现在有了无人机,玉米发生病虫害不发愁了。种植户们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从他们脸上流露出的是对农业高科技的充分信赖!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94585-1.html

标签:农机 还有 农业

上一篇:无人机:叫好还需叫座
下一篇:植保无人机:叫好还需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