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市场需求升级 竞争规则开始生变
2016-09-08   来源:农机360网《农机新观察》   

  二、制约发展集中三大因素

  农机市场出现的阶段性调整:从外在表现来看,是市场需求呈现低迷;从内在本质来看,是农机产业转型、农机产品升级的需求体现。在当前的阶段性调整期,需要农机企业克服市场竞争压力、营销竞争模式保守和产品发展能力不足的制约因素,储备新的发展能量推动后续发展。

  (一)市场需求减弱。上半年市场表现出的“旺季趋淡、淡季低位”特点,形成了短暂的“愁云惨谈”现象。市场需求趋弱,用户需求减缓,直接体现为产品订单减量、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出现下滑、企业效益降低。导致市场需求减弱的原因有很多。一是部分机型补贴金额降低。按照“缩范围、降定额、促敞开”补贴政策总体要求,2016年与2015年全国通用类最高补贴额,232档次补贴额全部降低,降幅高达10%。在中央补贴标准调减的基础上,部分区域对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进行再次降低补贴定额、取消部分产品补贴额,致使部分产品购机成本增加,增加部分甚至与上一年作业经营纯收入相当。短期内购机用户出现持币待购现象,延缓了购机需求。二是部分区域市场饱和。在近十多年农机补贴政策的持续拉动下,大中拖及配套农机具、收获机械等产品保有量逐年增加,部分区域需求接近饱和,用户需求由新增需求转变为更新需求,市场稍有变化,便会推迟购机时间。市场销量由传统的高速增长阶段向中低速阶段调整、过渡。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需求饱和产品主要是低端产品,占据保有量的一半以上。三是农机作业经营性收益降低。随着粮食 “三量齐增”局面逐年严重,粮食收储价格开始调整,“卖粮难”问题出现,2015年出现三大主粮价格下滑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购买能力。此外,用户购机多用于经营,随着农机产品保有量增加,区域作业价格普遍下降,经营收益同比明显降低,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购机积极性。

  (二)被动适应缺乏主动。农机市场仍是低密度竞争,部分企业和经销商缺乏主动竞争意识。一是经销积极性降低。用户不愿进行全额购机,经销商被迫垫付,全额购机营销模式的经营风险增大;企业为规避市场风险,鼓励现款现货销售政策,改变了以往先铺货后要款的销售模式,双向“挤压”造成经销商资金周转普遍不足。经销商担心财务费用增加、产品难以销售等问题,进货量同比大幅下滑。部分区域经销商前期透支严重,经营风险加大,销售积极性受挫。二是坐商现象突出。对部分企业而言,仍处于卖产品、收货款状态,缺乏对经销商的管理和指导;对经销商来说,坐商现象突出,还局限于传统的营销方式,没有主动适应零销市场的竞争特点。缺乏市场分析、用户研究,不掌握市场趋势、产品导向和用户需求,市场响应能力和销售水平偏弱,造成经营被动。缺乏相应的电子商务模式,缺少相应的订单、配送、反馈、服务等网络资源,落后于市场发展趋势。三是企业缺少有效的竞争手段。缺乏对经销商专项发展能力的推进计划,整体竞争规划、目标牵引、闭环管理和绩效推进措施缺失,仅满足于外部环境的偶然拉动。缺少对成功对手、对标企业竞争的内在规律和竞争手段研究,需要从整体部署上实施针对性营销,全面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三)产业转型步伐缓慢。创新红利期在不断缩短,失去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缺乏转型升级或平稳退出机制,解决好存量调整和增量培育是一个重要问题。一是产业转型步伐慢。缺乏技术、人才、品牌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高度化调整,无法储备新的竞争能量。产业结构总体处于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中低端。新兴产业还没有替代处于下行态势的传统产业,核心技术难以全面突破或受制于人,中低端产业、中小型产品升级或退出步伐缓慢。二是产品升级路径少。中高端产品核心零部件制造和可靠性关键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水平仍有较大的升级空间,无级变速、动力换挡拖拉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大型复式农机具转向驱动桥、总线控制的电液悬挂系统、合金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缺乏相应的制造能力。部分柴油机企业升级国三技术路线单一,难以有效延伸到国四发展水平,制造平台和技术路线缺乏长远布局。三是传统制造资源制约。认为传统产业基础在产业链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不具有升级优势的资源没有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加减乘除”,缺乏对新兴产业、中高端产品整体规划,出现产业的空心化、资源无效化、服务的低能化、配套服务不健全现象。难以有效解决中高端产品产业链在产品研发、技术工艺升级、产品制造、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竞争问题,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94296-1.html

标签:农机 规则 开始 竞争 升级 市场需求

上一篇:玉米收割机价格战将趋白热化
下一篇:创新要素加速对接 制造业迎变局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