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玉米收获机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
2016-08-25   来源:中国工业报   

  着力科技创新 引领行业发展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行业发展低迷、不少企业被淘汰出局之际,山东国丰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技术引领战略,打好国二升国三的关键之役,其玉米收获机正稳步向着高端化、智能化、复合型的目标迈进。

  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继立告诉记者,国丰的玉米机始于1995年,其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目前我们企业的玉米机发展状况还不错,这主要得益于走专业化道路。“前不久在山东省发布的2016年度农机装备技术创新项目中,山东国丰再次位列其中,这已经是国丰公司连续第2年担纲全省农业装备科技研发项目;2015年国丰作为惟一的玉米收获机企业承担了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第一批《智能化专项——智能化车间项目》;今年5月27日农业部发布了2015年度全国玉米收获机产品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国丰玉米收获机位居行业第二名。”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国丰能够连续高密度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在全国行业排序中名列前茅,这在山东全省乃至全国也十分罕见。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农机市场跌入低谷的大背景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国丰在此次产品演示活动中所展出的系列产品,就几乎全是个性化十足和具备前瞻性产品,而且多款机型还紧扣未来农机化发展脉络,穗茎兼收机、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和玉米籽粒收获机等已成为引领行业的标志性产品。

  而勇猛机械作为玉米收获机械专家,则一直致力于玉米收获机械的前沿科技研究。2000年,公司针对东北市场率先自主研发了第一台勇猛牌4YZ-3型自走式新型玉米收割机,经国家农业部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他们通过秉承“玉米收获专家”的使命,坚持“科技提升品质,创新引领发展”的经营理念,专注于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发制造,不仅使勇猛机械发展更上了一个新台阶,具有良好性能与质量的勇猛玉米机备受用户青睐,还进一步巩固了其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行业冠军地位。

  为实现持续跨越、做专做精、打造极致精品的目标,争取在未来几年追上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勇猛机械董事长王世秀向记者表示,我们准备在6年之内,使企业达到《中国制造2025》国家制造业战略规划要求,把我们的工厂建设成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工厂。

  挑战前所未有 亟须政策支持

  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振华向记者介绍道,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农机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2016年我国农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农机企业去库存任务相当艰巨。而且国二与国三排放标准的农机产品销售并行,加上农机用户投资收益的递减拉低了农民购买农机产品的积极性等因素,均对农机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农机市场在经历了“十年黄金发展期”之后,已由刚性需求为主向结构性刚需和更新改善性需求并存转变,农业装备行业也由原先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逐渐回归“理性化”和“常态化”。这种转型突出表现为传统产能过剩与大型、高端、个性化产品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总之,2016年的农机市场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农机企业所肩负的任务之艰巨也将是前所未有的。

  郑继立进一步向记者介绍道,实际上玉米收获机械市场下滑我们在2011年就感到有苗头了,主要是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前期炒作的过热。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在背负机阶段还是比较健康的,企业都慢慢得到了发展,机手也都赚到了钱。而从2011年开始推小自走机(小两行),2013年开始推小三行这类不够成熟、相对简陋的机械后,到2015年则是比较失败的5年。由于一些企业未遵循开发一代、试验一代、推广一代的规律,而是一年一更新、一年一换代,产品未经熟化,品质不过关就仓促上市,对玉米收获机械市场产生了一些影响。我们2014年在调研走访中发现,不少5年前生产的背负机用户都还在用,而很多小自走机产品用户使个两三年尚未收回投资就基本淘汰了。为此,在发现这一问题后我们马上就把小两行、小三行机给砍了。

  山东国丰市场部总监刘振德对此不无忧虑地表示,可以说,一些企业的急于求成不仅令很多农民未赚到钱,对不少企业而言也是得不偿失,等于是自己把自己的市场砸了。而且砸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整个行业的。他认为,要重塑企业的形象及重树用户的信心,企业必须在产品的稳定性上着力,大力发展高端化、智能化、复合型的产品,才能再造一个新市场。

  记者注意到,为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缓解玉米产量过剩带来的压力,今年以来,国家对超过3000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进行了调减。而玉米收购价格与购机补贴额度的降低,以及购机补贴在部分地区实施兑现时间的相对滞后等因素,也直接导致了用户购买新机积极性的下降与市场需求的缩水,使玉米机市场从去年下半年起由热转冷。

  在回答记者如何看待新常态下各种因素对玉米收获机市场与企业的影响时王世秀分析说,从整体上来讲,玉米收获机市场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收购价格的变化等,对玉米机市场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但就勇猛自身而言,这种影响却不是很大。之所以这样讲,一是基于勇猛良好的品牌,二是基于勇猛不断改进提升的产品质量。

  在谈及玉米收获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与热点时,刘振德表示,预计未来两三年内玉米收获机市场仍缺乏绝地反弹的支撑要素。但就玉米收获机行业细分来看,供求总量失衡的格局之下仍难以掩盖供求结构性矛盾,随着玉米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的纵深推进,玉米籽粒收获机械或将成为未来玉米收获机械行业乃至整个农业装备行业的一朵“阆苑仙葩”。在这个难得一见的市场新机遇即将来临之际,它既充满希冀的美好前景无限看好,又前途堪忧。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玉米机收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市场需求依然存在,特别是针对山区丘陵地带的质量可靠的玉米收获机产品依然不多,市场前景充满想象。

  而行业咨询机构“非常农机”则评论称,今年的玉米收获机市场面临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整、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价格下降、农机产品可靠性不高等四重利空因素影响,市场增长面临极大挑战,很多厂商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

  刘振德坦言,前几年这个行业好,大家都一拥而上,如今需求不足了,优胜劣汰也是自然规律。他介绍说,仅近3年,平均每年就有近一半的企业倒闭,真正批量生产玉米机的企业已由3年前的200多家减少到了目前的不足50家。而今年市场的下滑与洗牌还会使一些企业消失。

  刘振德告诉记者,目前国丰在玉米收获机技术上已取得突破,尤其是穗茎兼收机、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和籽粒收获机等属行业独创。不过一个困扰我们的现实问题却是:尽管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与自走式玉米穗茎兼收与秸秆打捆一体机的性能前景非常好,也备受各方好评,但因穗茎兼收机的售价高(40多万元/台)、补贴又未落实,用户就难以接受。而在市场上的克拉斯青贮机产品却可以卖到200万元。鉴于此,亟须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开辟先进适用产品的绿色通道,为企业排忧解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93661-1.html

标签:农机 断崖 下跌 出现 市场

上一篇:摆脱“谁来种地”的困惑 农业“补短板”调查
下一篇:机械化助力中国奶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