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年轻的职业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规模的要求越高,体现出“代际增强”的特色
记者在农业大省江西多个地市进行了问卷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规模化经营的新生代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资料图
这个群体收入普遍高于一般农民,甚至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比较而言,他们敢于探索、收益能力强。而且,越是年轻的职业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规模的要求越高,体现出“代际增强”的特色。与此同时,他们对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生代职业农民将成现代农业主力军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家庭农场,合作社组织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涌现。作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主要人员构成的职业农民,承担着愈来愈大的现代农业发展重任。最近三年,江西农村土地流转率增速不断加快。2015年,江西全省流转农户承包土地1069万亩,流转率达33.7%,远高于2013年的20.5%。这意味着江西1/3以上的粮食等农产品,由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职业农民提供,且这个比例在快速提高。
职业农民的生产机械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记者近期在江西南昌市、宜春市、抚州市、吉安市等粮食主产区,对554位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职业农民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年轻一代职业农民趋向于规模种植和新型生产组织形式的同时,农业生产收益能力更强。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图一)。
问卷调查显示,30~50岁,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民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占比均接近六成,半数职业农民的种植规模在50~100亩之间,规模化程度还不是很高,但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已占四成,粮食生产亩均利润超过三百元的占比近七成(图二)。
30岁以下较高学历的新生代职业农民正在崛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相比父辈,年轻一代新农民更青睐500亩以上较大生产规模,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农场、公司化、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其所获得单位收益的能力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种植规模和亩均年利润呈现正相关关系。在职业化农民的参与组织形式上,公司化组织以及家庭农场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占据亩均年纯利润500元以上“丰收俱乐部”的比例更高(图三)。
自2012年国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工作以来,江西省已经在86个县开展了相关工作,先后培训了近7万名新型职业农民。江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吴登飞告诉记者:“伴随农村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改革,拥有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发展农业规模、现代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技能缺失需补政策诉求多样
当前粮食生产过程中职业农民最缺什么技能?调查问卷显示,农民对技能缺失有客观的自我评价,排在前三的依次是病虫害防控知识、种植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
记者分析发现,除关注生产环节技能缺失外,他们也开始关注在市场营销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不足问题,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欠缺市场营销知识。病虫害防控技术、更多种植技术、机械化操作技术是他们最想掌握的技能。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尤其对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和渴求(图四)。
江西吉水县的瓜蒌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邹爱根告诉记者,农业的投入大,风险比较大,收益比较小。现在规模化种田,不仅要求种植者技术要好,还要市场、天气、融资、政策等各种综合因素都能配合好。
“我们合作社基本不吸纳50岁以上的农民加入了,他们还是比较重视产量,容易忽视质量,这与我们向着中高端市场和品牌化发展的目标不符。”邹爱根说,今年合作社不仅向沿海地区一家电商公司聘请了专业人才,还招收了3名大学生加入。“我们现在需要思想超前、懂得整体规划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国家对农业的持续投入对稳定农业生产起到较大作用。问卷显示,职业农民当前最关心的是可能直接影响生产的三大问题:粮食生产和收购政策、病虫害防控及天灾。随着规模化水平的提升,当前职业农民对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公共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的诉求比较强烈。相比公司化、家庭农场,合作社组织对农业金融服务需求更急迫(图五)。
问卷结果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与多个省份的农业发展现状和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情况基本吻合。以融资为例,为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短缺,江西省2015年推出了“财政惠农信贷通”优惠贷款,当年接到申请而发放贷款就超过了预定发放100亿元的目标,达到120多亿元。